• 70阅读
  • 0回复

在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伟大方针指引下 安徽主要小麦产区获得较好收成 河北大名县小麦大丰收,平均亩产可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6-14
第4版()
专栏:

在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伟大方针指引下
安徽主要小麦产区获得较好收成
河北大名县小麦大丰收,平均亩产可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据新华社合肥十日电 安徽省小麦主要产区淮北宿县、阜阳两个专区的广大贫下中农,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战天斗地,战胜了连续的自然灾害,今年二千多万亩小麦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目前,安徽省主要小麦产区的小麦已经黄熟,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广大贫下中农在深入学习“九大”光辉文献,认真落实“九大”精神的热潮中,满怀喜悦心情,不误农时地抓紧收割小麦。
夏收开始之前,淮北地区的广大贫下中农和社队干部,遵照毛主席关于“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伟大教导,普遍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在“九大”会议期间多次极其重要的讲话和林副主席的政治报告,坚决落实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广大贫下中农以毛泽东思想为锐利武器,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进一步肃清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所推行的“三自一包”、“工分挂帅”、“物质刺激”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的流毒,牢固地树立了为革命种田的思想。夏收大忙开始以后,广大贫下中农坚持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越忙越要学习毛主席著作,大大加快了夏收的进度。
去冬今春以来,安徽省的小麦在生长和成熟期间,连续遭到了霜冻、洪涝和风灾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小麦产区的广大贫下中农,以大寨大队的贫下中农为榜样,坚决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发扬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顽强地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夺取了较好的收成。阜阳专区沿淮的阜南、颍上、凤台三个县的贫下中农,组织了二十万民工,大战一冬春,在今年春汛到来之前,修复了去年夏季被特大洪水冲破的蓄洪堤坝,完成了四百多万土方工程,保证四十多万亩小麦免除了洪涝灾害,夺取了较好的收成。
据新华社石家庄十日电 河北省大名县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坚决响应毛主席的“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使全县五十七万亩小麦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丰收。据实测和试打,平均亩产量可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这个县的土地大多是飞沙薄地,易旱易涝,过去粮食产量一直比较低。为了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县革命委员会遵照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在全县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他们通过举办专题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找出了不如大寨的差距,从差距中明确了学赶大寨的目标。
县革委会的领导成员纷纷深入到这个县比较后进的杏现、曹任村、刘庄等大队,同贫下中农一道改天换地。他们和贫下中农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坚持以革命统帅生产,在抓革命、促生产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杏现大队今年小麦亩产可达三百多斤,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增产百分之五十,并且农、林、牧、副全面跃进,成为全县学大寨的一面红旗。
这个县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不仅夺得了今年小麦的特大丰收,而且从去冬今春以来,还自力更生地打了机井四百多眼,平整土地十五万亩,翻沙压碱、翻淤压沙五万亩,造林一万多亩,集体养猪八万头,大大巩固了集体经济。广大贫下中农在“九大”精神的鼓舞下,决心进一步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夺取革命和生产的更大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