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会宁县刘寨公社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 热情帮助知识青年健康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6-25
第3版()
专栏:

会宁县刘寨公社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
热情帮助知识青年健康成长
本报讯 甘肃省会宁县刘寨公社广大贫下中农,认真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最新指示,不断地对知识青年进行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使他们在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
教育知识青年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
知识青年刚到农村时,决心很大,热情很高,表示要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可是,在艰苦的劳动面前,有的知识青年发生了动摇。贫下中农看到这种情况,主动用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武装他们的头脑,教育他们要言行一致,鼓励他们坚决听毛主席的话,向张思德学习,克服动摇性,真正做到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一次,李寨大队下川生产队知识青年王素云和贫下中农一起修水平梯田时,突然刮起大风,尘土飞扬,她就独自回家了。她回到家里,躺在炕上,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翻来复去地想:我嘴上也说要不怕苦,不怕累,要挑重担子,可为什么重担子摆在自己的面前,却不敢去挑呢?在贫下中农的帮助下,她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老三篇”,内心感到很惭愧,于是立即奔赴工地,又投入了战斗。事后,队长不但没有批评她,而且耐心启发她,热情帮助她。从此,她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在劳动中改造世界观,进步很快。
教育知识青年懂得阶级和阶级斗争
知识青年到农村后,有些人曾片面地认为下来接受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劳动,劳动好就是接受再教育好。因此,大部分人只埋头劳动,忽视了向贫下中农学习,忽视了提高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贫下中农认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不是增加几个劳动力,而是要把他们教育、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是毛主席交给贫下中农的光荣任务。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坚持不懈地对知识青年进行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教育。在陈庄大队稍沟生产队落户的一批知识青年,刚下来时,劳动比较努力,但缺乏阶级斗争观念。共产党员、老贫农王海元用亲身经历对他们进行了忆苦思甜教育,并领着知识青年参观了他解放前住过的破窑和现在住的新瓦房,在现场和知识青年一起狠批了刘少奇鼓吹的“阶级斗争熄灭论”、“读书做官论”、“下乡镀金论”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通过革命大批判,使知识青年认识到:只有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才能更好地接受再教育。从此,他们在田间、地头和贫下中农一起坚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并经常结合实际开展革命大批判,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教育知识青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来到刘寨公社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开始,有些人怕苦、怕累、怕脏,对住土窑洞、点煤油灯不习惯,贫下中农就狠抓对他们的世界观的改造。知识青年余超微看到社员翻大粪,就跑得远远的。队长发现后,就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教育他要听毛主席的话,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并有意识地分配他去验收肥料,使他的思想感情逐渐得到改变。
刘寨公社地处甘肃中部,终年降雨量只有三百多毫米,这里人畜饮水全靠窖蓄,水窖口小、底深、中间大,窖址选择不好,技术过不了关,就会发生塌方的危险。因此,在这里挖窖成为一项艰巨繁重的劳动。李寨大队贫下中农为了培养知识青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分配三名知识青年和一个技术熟练的贫下中农一起去挖窖,这三名知识青年勇敢地承担了这项任务,但当挖到二丈多深时,他们就产生了怕塌方发生危险的思想。生产队除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外,着重领着他们学习“老三篇”,用张思德、白求恩、老愚公的光辉形象武装他们的头脑,帮助他们提高了思想觉悟,他们终于坚持战斗,不下火线,顺利地完成了挖窖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