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听毛主席的话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佛山专区部分知识青年畅谈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6-26
第4版()
专栏:

听毛主席的话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佛山专区部分知识青年畅谈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体会
在学习、落实党的“九大”精神的热潮中,参加广东省佛山专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会议的知识青年代表,最近举行座谈会,畅谈他们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体会。
提高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
下乡知识青年、新会县银侧山生产队副队长何剑峰说:我是一九六四年在江门市高中毕业后到农村落户的知识青年。我刚到农村安家落户时,认为农村的大权已掌握在贫下中农手里,几个地富反坏右分子翻不了天,和平麻痹思想十分严重。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一小撮阶级敌人在队里兴风作浪,以“生产队人多难排工”为借口,蒙蔽一部分群众,提出要把生产队分为四个包工组,企图瓦解贫下中农在农村的领导权,阴谋复辟资本主义。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老贫农梁伯豪对我说:“剑峰呀,分组包干,这是刘少奇撒下的砒霜,我们万万不能上当。”我和贫下中农一起与这一小撮阶级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狠批了刘少奇的“三自一包”的谬论,粉碎了阶级敌人妄图篡夺领导权的罪恶阴谋。此后,老贫农不断找我谈心,以这一事实教育我,和我一起忆苦思甜,帮助我擦亮眼睛,认清阶级斗争的形势,使我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斗争的教育。我一定永远听毛主席的话,和工农结合在一块,不脱离劳动,不脱离贫下中农,为巩固农村的革命政权奋斗一辈子。
树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台山县下乡知识青年、广海公社双龙大队社员李玉慈说: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要和群众结合,要为群众服务,需要一个互相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许多痛苦,许多磨擦”的教导,是坚定我们的信心,鼓舞我们斗志的锐利的思想武器。要使自己的世界观来一番彻底的转变,就必须在与工农相结合的过程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三大革命运动中不断磨练和改造自己。一次,我和社员一起去追肥,他们不怕脏,不怕臭,干得很痛快。但我却表现不一样,上肥时,站得远远的,上一桶,漏半桶,怕弄脏了衣服。队长看在眼里,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身上弄脏点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思想脏呀!”这番话,给我思想震动很大,使我认识到对待脏与干净的不同看法,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贫下中农虽然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但是他们有着一颗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懂得为革命种田。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最干净的。而我表面爱干净,其实灵魂深处藏着不少脏东西,和贫下中农的思想感情差距很远。以后,我处处以贫下中农为榜样,重活脏活抢着干,严格要求自己,受到贫下中农的好评。
彻底改造世界观,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国营平沙农场大林分场革委会委员、知识青年李金莲说:我原是广州市的知识青年,一九六三年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到国营平沙农场大林分场第二生产队安家落户。初来时还有一点热情,可是一碰到困难和艰苦,思想就有反复,留恋城市生活,认为农村没有前途。后来在贫下中农的耐心教育下,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的教导,才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打消了回城市的念头,决心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几年来,贫下中农用毛泽东思想对我进行再教育,使自己在农村干革命的意志越来越坚定。我插队的第二生产队,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荒芜的海滩和蓢林。五年多来,我和贫下中农一起生活,共同改天换地,亲手把过去荒芜的海滩蓢林,变成了禾田蔗地。过去这里很少种蔬菜,现在我们改良土壤,做到蔬菜自给,还试种了花生、玉米。和一九六三年我插队时候相比,我们一个生产队就多产稻谷一万多斤,甘蔗二十万斤,为社会主义建设出了力。在艰苦的劳动中,我享到了革命的乐趣,深刻认识到,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要自己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用毛泽东思想不断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就能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成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据新华社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