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毛主席教导出来的好医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6-26
第5版()
专栏:

“毛主席教导出来的好医生”
“毛主席教导出来的中国医生,全心全意为我们刚果(布)人民服务,是我们刚果(布)人民的真正朋友。”这是刚果(布)人民赞扬中国医疗队工作的一句心里话。
一九六七年初,中国医疗队应刚果(布)政府的邀请,来到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和北方的盆地行政大区首府卢塞堡,为刚果(布)人民服务。在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医务人员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教导,帮助许许多多刚果(布)人民解除了疾病的痛苦,抢救了近三百名生命垂危的病人,同当地人民和医务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中国医生的鲜血流进了她的血管
有一次,中国医生为一位名叫米龙东·玛里的产妇接生。这位产妇严重贫血。为了减轻产妇的痛苦,保障母子的安全,中国医生想尽办法,使得婴儿很快地生下来了。但是这位产妇当时血色素只有两克,因此呼吸困难,昏迷不醒,死亡严重地威胁着她。而医院里又没有血库。怎么办?在这关键时刻,中国医务人员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教导,纷纷主动献血。当中国医生的鲜血慢慢地流进了这位生命垂危的产妇的血管里的时候,她渐渐地苏醒过来。第二天,中国医务人员,再一次给她输了血,使得这位产妇早日恢复了健康。
当时在场的一位刚果(布)护士看到中国医生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非常感动。她说:“我今天才明白,你们为什么每天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最勇敢、最聪明、最可亲。你们真不愧为毛主席教导出来的好医生!”
“我终生忘不了毛主席”
过去,殖民主义国家的医生在卢塞堡呆过,他们不把刚果劳动人民当人看待,做手术常常要死人,因此长期以来,当地群众害怕动手术。一人要动手术,全家人都提心吊胆。
自从中国医生来到这里以后,人们那种耽心动手术会死亡的恐惧心理改变了。现在病人们络绎不绝地来找中国医生做手术。有的病人长途跋涉,从三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跑来找中国医生;有的划着独木舟花了两三天的时间,来这里看病;有的病情虽重,却步行一两天来找中国医生。他们说:“找到了中国医生,我们就放心了。”
有位六十多岁的农民患了严重的疝气。五年前,他找外国医生治病。一个外国医生冷冰冰地对他说:“这个手术不能做。”他被拒之门外,回家等死。去年,他听说毛主席派来的中国医疗队到了卢塞堡,他怀着无比信任的心情,步行了六十多公里,找到了中国医生。中国医生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留他住院治疗。
中国医生根据老人的健康情况,周密地考虑到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成功地为他动了手术。
手术后,这位老人腹部胀气厉害,服药也不见好转。中国医生又采取了针灸治疗,腹胀很快消失了。在护理过程中,中国医务人员亲自为他煮粥,煎药,一勺勺地喂进老人嘴里。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护理,这位老人病愈出院。当他和中国医生告别时,非常激动地说:“我终生忘不了毛主席!感谢毛主席派来的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重见光明
一位七十八岁的贫苦农民翁泽·艾弗兰患“白内障”,双目已经完全失明。一天,他满怀希望从几十公里之外,赶来找中国医生看病。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责任感鞭策着中国医生。他们给病人进行了全面体格检查,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然后,他们十分细心而又成功地为老人动了手术,使这位双目失明多年的老农重见了光明。老农内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他一再感谢毛主席,一双重见光明的眼睛久久凝视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连连高呼“毛主席万岁!”
一定救活刚果(布)姊妹
去年九月一天的下午,人们急急忙忙送来了一位妇女,她的右胸腔和腹腔都受了重伤,鲜血从伤口不断流出,面无血色,神智不清,呼吸困难,病情十分危急。中国医生和刚果(布)医务人员紧急诊断,发现病人身上有七、八处伤口,特别是右肺已严重损坏,必须立即抢救,做肺切除手术。但是手术室的设备简陋,发电机在前几天出了故障,不能发电照明,胸科手术器械又缺乏……。面对这些困难,怎么办?这时候,中国医生看到了墙上挂着的金光闪闪的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这一教导,给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决定,没有电灯照明,就用手电筒代替;没有胸科器械,就使用普通手术器械。有个正在发高烧的中国医生,闻讯也从宿舍赶来参加抢救。
在动手术的时候,中国医生细心谨慎地切除了受伤的肺叶,又一丝不苟地缝合了一个又一个的伤口。参加抢救的刚果(布)护士,用两只手轮换打着手电筒,忘记了疲劳。经过整整四个小时的紧张奋战,胜利地完成了手术。手术后,中国医生又轮流守护病人。一星期后,这位名叫埃邦德·西莫纳的妇女的伤口愈合了,不久就出了医院。
手术成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卢塞堡城。一位刚果(布)医务工作者感激地说:“你们中国医生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把我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我在医院工作了十几年,亲眼看见过殖民主义国家的医生是怎样工作的。如果他们仍在这里,我敢肯定地说,这位妇女早就没命了。”
(据新华社讯)
巡回医疗 送医上门
中国医务人员遵循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导,积极热情地进行巡回医疗,为当地农村群众服务。卢塞堡处于盆地,那里河流纵横,交通十分不便。为了使得路远的农民及时就医,中国医疗队到卢塞堡不久,就到七十多公里以外的玛库阿,开始了定期的医疗。中国医疗队还不断到卢塞堡周围的村子去医疗。有一次,当中国医生到达一个村子时,村里的居民已经准备好了桌椅,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中国医生。有的居民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让给中国医生作为诊疗室。每次看完病,全村人沿途热情欢送,不断高呼:“毛泽东!”“中国!”
中国医生还经常送医上门,主动到一些病人的家里去看病。有位年老农民脚上长了脓疮,行走不便,中国医生就天天晚上到他家去给他换药,一直到他痊愈为止。有位老太太生病不能起床,中国医生连续几天去她家治疗。
中国医生的这种主动的服务精神,受到了当地人民的赞扬。有位刚果(布)朋友说:“我们刚果人民感谢中国医生。中国医生全心全意为我们刚果人民服务,他们不分昼夜,不分早晚,不论假日,只要有了病人,就为病人看病。中国医生是我们的真正的朋友。”
(附图片)
经中国医疗队成功地施行了手术而重见光明的七十八岁老农翁泽·艾弗兰和中国医生一起在看中国画报。 新华社记者摄
中国医务人员远洋来到非洲为刚果(布)人民治病,深受群众爱戴。图是刚果(布)卢塞堡地区的群众登门看望毛主席派来的中国好医生。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