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肃清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的流毒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常熟县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在全县普遍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6-27
第1版()
专栏:

肃清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的流毒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常熟县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在全县普遍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网
本报讯 江苏常熟县革命委员会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广泛发动群众,深入批判大叛徒刘少奇的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肃清其余毒,合理地把城市医务人员下放到农村去,在全县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网,使广大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空前的普及。
农村医疗卫生网是在两条路线尖锐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在常熟县,围绕农村医疗卫生网的建设,两个阶级、两条路线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一九五八年,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诞生,农村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公社有医院,大队有保健员,生产队有卫生员,医疗卫生网普及全县,卫生战线呈现一片蓬蓬勃勃的兴旺景象。
一九六二年前后,大叛徒刘少奇及其在卫生部门的代理人,竭力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使许多公社医院成了名为集体、实为单干的联合诊所,并把大队、生产队的卫生保健队伍一刀砍掉。与此同时,刘少奇及其代理人极力鼓吹办一个“象样的县医院”,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城镇。常熟县有八十六万人口,而六万人口的县城所在地虞山镇,却拥有五所医院(包括四所县级医院和一所镇卫生院),集中了全县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医务人员和病床,好的医疗设备几乎全部集中在城里。贫下中农气愤地说:“城里医多、药多、设备多,农村缺医、缺药、缺设备,卫生工作到底为啥人?!”
常熟县革委会建立以后,遵循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在领导卫生战线的斗、批、改中,紧紧抓住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经过一年多的斗争,在全县建立起崭新的农村医疗卫生网。
农村医疗卫生网是这样设置的:全县三十三个公社,每个公社都有一所卫生院,卫生院一般有二十名左右的医务人员,二十到三十张简易病床,负责全公社的疾病防治任务;全县七百一十五个生产大队,都设立了卫生室,由一至二名“赤脚医生”、一名接生员,及下放医务人员组成,担负全大队的疾病防治任务;每个生产队有一名卫生员,负责经常的卫生预防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点面结合、防治结合、中西结合、专业医务人员与群众卫生骨干相结合的农村医疗卫生网。贫下中农高兴地说:“毛主席样样事情都为我们想到了,他老人家永远和贫下中农心连心。”
在建立全县农村医疗卫生网的同时,县革委会把设在虞山镇上的四所县属医院精简合并为一所,分期分批地把医务人员下放到农村。目前,已有百分之五十三的医务人员、百分之四十九的病床和三所医院的大部医疗设备下放到了农村,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
在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网的过程中,始终高举革命大批判的旗帜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常熟县革委会在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网的过程中,高举革命大批判的旗帜,广泛发动群众,深入批判大叛徒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使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在广大工农群众和革命医务人员中牢固地树立起来。
去年六月,县革委会组织了十六个卫生工作队,深入农村六个多月,向广大群众宣传毛主席关于医疗卫生工作的指示。今年一月份,县革委会又在全县政工会议上,组织到会的各级革委会负责同志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指示,会后,以到会同志为骨干,在全县城乡掀起了大宣传,大学习,大批判的高潮。
许多贫下中农以亲身经历,愤怒控诉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的滔天罪行。他们激动地说: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统治下,卫生部成了“城市老爷卫生部”,我们广大农村缺医少药,医院根本不是为我们贫下中农开的。现在,有毛主席为我们撑腰,我们一定要把医疗卫生阵地改造过来。广大贫下中农把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网看作是执行和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事。在革委会的领导下,他们派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公社卫生院,对医务人员进行再教育。他们选贫下中农优秀子女去当“赤脚医生”,有的还为建立大队医务室腾房子,借桌凳。贫下中农坚定表示:“我们一定要用毛泽东思想掌好卫生大权,办好卫生事业。”
常熟县革委会还举办了医务人员学习班,组织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肃清其流毒,并请贫下中农给大家上阶级教育课,组织他们深入农村访病问疾。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广大医务人员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许多医务人员说:在大叛徒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毒害下,过去只为城市少数人服务,迷失了方向。大家表示坚决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到农村去为贫下中农服务。有的在批准下放的第二天,就背了行李,步行十几里到达工作岗位;有的动员自己的家属、子女一起下乡;有的一到农村,放下背包,就给贫下中农看病,受到贫下中农的赞扬。
农村医疗卫生网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常熟县农村医疗卫生网建立后,已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一、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现在,贫下中农和广大社员看病,一般都能做到小病不出队,大病不出社,一般手术就地进行。许多危急病人和过去长期得不到治疗的疾病得到了及时抢救和治疗,大大加深了广大贫下中农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厚阶级感情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
二、使预防为主的方针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增进了贫下中农身体健康,推动了集体生产。公社卫生院和大队保健室经常进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宣传,搞好预防注射,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包括抓粪便管理,抓查螺灭螺,抓环境卫生,抓季节性多发病和常见疾病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由于卫生预防工作做得好,许多社、队疾病减少,出勤增多,有力地推动了集体生产。
三、培养和壮大了“赤脚医生”队伍,促进了医务人员的思想革命化。县、社两级革委会,通过举办“赤脚医生”训练班,有计划地选派“赤脚医生”到县、社医院参加医疗实践,以及组成医疗队下去巡回辅导等办法,为全县七百多个大队培训了一千三百多名“赤脚医生”。这是一支朝气蓬勃的新型的医疗卫生工作队伍,他们满怀对贫下中农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由县城医院下放农村的大多数医务人员,在贫下中农再教育下,也积极热情地为贫下中农服务。例如:县人民医院有个透视医生,到农村安家落户后,就跳出自己的专业圈子,主动为贫下中农防治常见疾病。贫下中农高兴地说:“过去的洋医生,现在成了贫下中农的贴心人。”
四、有利于发展和巩固合作医疗制度。医疗卫生网建立后,农村医疗力量和技术设备大大加强,为合作医疗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同时,许多社、队采取中西结合、土洋结合的方法,广泛推广针灸疗法,大量采用土方土药,用药省,花钱少,疗效好。冶唐公社忠东大队发动群众运用土方土药,治好了许多常见疾病和一些疑难病症。经过三个月实践,全大队平均每人每月只花去合作医疗的医药费九分钱。有些社、队的合作医疗制度,就是在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网以后进一步全面推广和发展起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