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劳动能打掉官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6-27
第3版()
专栏:革委会工作体会

劳动能打掉官气
河南汲县红山公社革委会主任 吴金印
自从去年我当了公社革委会主任以后,地位变了,同群众的关系也变了。过去和我碰肩擦膀、常来常往、接触频繁的同志们,现在慢慢疏远了,都不叫我的名字,开始称呼起官衔来。特别是几个老同志,过去都是我的上级,见到我也叫“吴主任”,真使我坐立不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仅仅是“称呼”问题吗?不是。而是自己当了“官”,掌了权,产生了优越感。觉得说话有人听,动嘴有人干,这个向我请示,那个找我报告,有了权威,说话气壮了,不知不觉染上了“做官当老爷”的恶习。有时,还偏信汇报,不调查、不分析,简单下结论,乱批评人,致使有些同志逐渐和我产生了思想隔阂,有啥意见也不给我当面提;老同志的知心话,也不跟我交谈了。回想起这些,我大吃一惊,这是多么危险的倾向啊!这样发展下去,准会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希望,将会滑到修正主义的泥坑!于是,我给自己下了几道命令:地位变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不能变;密切联系群众,永保劳动人民的本色不能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不能变。
有一次我从县里开会回来,公社通讯员小孟知道了,跑到我屋里说:“吴主任回来啦。”我听到又称呼我的官衔,很不自在,说:“小孟,以后叫我的名字,不要叫‘主任’了。”为了不要别人叫我的官衔,我还大会“声明”,小会制止,但是效果不好。不但没有达到密切联系群众的目的,反而使一些人对我越来越远。这又是为什么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到毛主席著作里找答案。毛主席教导说:“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自己做得怎么样呢?我自从当上公社革委会主任以后,没有恰当处理工作和劳动的关系,抓了工作,丢了劳动,心和群众离得远了。为了改变脱离群众的状况,我妥善地安排了工作,腾出时间,坚持和群众一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为了切实把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当作“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来对待,我购置了钩担、箩头、铁锨、镢头、镰刀、锄头等七八种劳动工具,什么季节,什么农业活动,就带什么劳动工具,走到那里就和社员劳动在那里,不论下乡调查研究,还是开会回来,都自觉地找机会抢时间和社员一起劳动。有一次散了会,我担着箩头到塔岗大队调查研究,没有进大队办公室就和社员一起担茅粪,群众看我真心实意和他们一起干,休息时都围拢过来,吴金印长,吴金印短地向我反映他们队里抓革命促生产以及落实政策的问题。听了群众喊“吴金印”三个字,我心里热呼呼的。过去我制止群众称呼我的官衔还制止不住,现在和群众劳动在一起,群众自然地又喊起了我的名字,这是群众对干部亲密无间、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啊!
通过参加生产劳动,我深深体会到:在劳动过程中斗私批修,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培养和贫下中农的深厚的阶级感情,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做好工作,才能够彻底打掉身上的官气,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
今后,我决心遵循毛主席关于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伟大教导,长期地、自觉地、无条件地投身到三大革命运动斗争中去,坚决做一个不脱离生产劳动、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实际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永保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