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党的好女儿——毕英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7-20
第2版()
专栏:

党的好女儿——毕英兰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深夜,黄海之滨北风呼啸,胶东大地白雪纷飞。一个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党的好女儿——山东省荣成县东山公社原柳树信用社主任、共产党员毕英兰,英勇地牺牲了。
消息象火一样炙着远近村庄里贫下中农的心。
就在昨天,人们还看到这个朝气勃勃的青年妇女顶着寒风跑遍柳树十个生产队,为社员办理了二十三笔存支款;帮助会计结算了年终账目;在几十户贫下中农家里亲手贴上毛主席的彩色画像。
就在昨天,人们还看到她在吉屯大队的饲养棚里,跟老饲养员在畜圈里出粪。
就在昨天,她还特地来到后港头大队正在生病的贫农刘翠华老大娘家,她进门先给大娘烧了水,煎了药,喂了猪,扫了圈。然后,拿起大娘正想补的小棉袄,坐在炕上,一边补一边向大娘宣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
人们比失掉自己的亲人都悲痛。上万的贫下中农,冒着刺骨的寒风,拥向毕英兰牺牲的地方。几天以后,老贫农毕家喜十二岁的孩子新亮,踏着没膝的大雪,越过冰覆雪盖的山岭,来到五里外的毕英兰墓前,他的手脚冻紫了,身上结满冰凌。当他母亲找到他时,他哭着说:“以前刮风下雪,英兰姑常在咱家里,今天她没来,我想她。”
在这风雪天里,想念毕英兰的何止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十四年来,哪一个风雪天,英兰不是在贫下中农家里度过的?十四年来,她踏遍了贫下中农的门槛!一
一九五四年,毕英兰刚刚年满十七岁。她在高小毕业后便受贫下中农的委托,担当了创办信用社的任务。这个在革命老根据地长大的女孩子,从小就决心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今天,她能象革命先辈那样为人民服务了,心里是多么高兴啊!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说:“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毛主席的这一教导,使她懂得了为人民服务,在农村主要应该是为贫下中农服务。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广大的贫下中农。
可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荣成的走资派,却在信用社的工作中推行“入股的贷款,没入股的不管”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毕英兰想:没有入股的,大部分是贫下中农。贫下中农有了困难咱不管,这不是违背毛主席的教导吗?
毕英兰没有理睬走资派的那一套,她把自己的心和贫下中农紧紧贴在一起。吉屯大队老贫农王树贤,旧社会几辈子被迫给地主扛活。这阵子,他得了重病没钱治疗。毕英兰听说以后,主动把贷款送到他的家里。王树贤接过贷款惊奇地问:“我没有入股,能贷款吗?”英兰回答说:“毛主席叫咱办信用社,就是要为贫下中农服务。你没入股,也要把你请进信用社的大门。”
柳树大队贫农毕可久的房子突然被大雨冲垮了一个屋角,房顶眼看就要倒塌。正在毕可久全家抢救房子的时候,英兰淋得水鸡似的跑来了。她帮助可久扛来木柱把檩子顶住,然后说:“我马上去找瓦匠,雨停后就修房子。”毕可久听说修房子,心里为难了。他说:“英兰,我现在手头困难,等以后再说吧。”英兰望着将要倒塌的房子沉思着:“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她对可久说:“你放心,天大的困难,有毛主席领导咱办的信用社给你顶着!”她转身跑回去,拿来贷款当面交给了毕可久。
毕可久双手接过贷款,一股暖流涌向全身。他激动地说:“这不是钱,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对咱贫下中农的关怀呵!”
毕英兰对贫下中农是这样的亲,对阶级敌人是那样的恨。一天,一个没改造好的富农分子趁英兰不在家,到信用社骗去了五元贷款。英兰知道后,坚定地说:“这个款一定不能贷!”说着,急忙跑去把款追了回来。贫下中农说:“俺的院子叫英兰踩亮了,可地主、富农门前的泥,她沾也不沾。”
正当信用社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巩固发展的时候,荣成的走资派,却诬蔑说“群众办的信用社群众不信任”,毕英兰识破了这是妄图砍掉信用社。她愤怒地说:“这是和毛主席的指示唱反调。想取消信用社,办不到!贫下中农的事,就是要贫下中农管,信用社的权,就是要让贫下中农掌。”
歪风被顶住了。毕英兰为了把信用社的大权牢牢掌握在贫下中农手里,她根据贫下中农的要求,建议各大队推选一至两名代表,组成了信用社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在生产队则由大伙推选贫下中农代表担任不脱产的信用员,成立信用站,使社员存款、贷款都不用出村。这样,信用社更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的赞扬和拥护,因此,几年来尽管这个公社的经济条件一般,可储蓄量在全县是最高的一个。
一九六二年春天,毕英兰担任了柳树信用社主任。当时正是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和大叛徒刘少奇的“三自一包”黑风刮得最厉害的时候。集体经济一时遭到破坏,社员生活遇到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毕英兰带领信用社的其他干部到贫下中农中去,通过和他们一起劳动,揭穿阶级敌人瓦解集体经济的阴谋,宣传毛主席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思想;大讲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帮助生产队和贫下中农安排资金,安排生活,解决困难。
当地贫下中农在信用社的帮助下,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柳树信用社贷出的款也大大超过了往年。
这一来,却又触犯了刘少奇的“贷富不贷贫”的修正主义信贷路线,在上级银行的年终总结会议上,银行的走资派声色俱厉地指责毕英兰不该把款贷给贫下中农,并猖狂地污蔑贫下中农是“填不满的穷坑”。毕英兰觉得这是走资派公开篡改毛主席的办社方向,再也听不下去了。没等那个走资派把话说完,她便站起来愤怒地反驳道:“这是要把信用社拉向资本主义邪路。”
听了英兰的话,走资派更恼火了,他气急败坏地说:“什么?毕英兰,你回答我,这些‘穷坑’,你什么时候能填满?”
“越是‘穷坑’越要填,越是贫下中农越要靠。我就是为填‘穷坑’才干革命的。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穷坑’一定能变富山!”
毕英兰指着走资派的鼻子,斩钉截铁地说:“毛主席教导我们:‘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为贫下中农服务,是毛主席的办社方向。毛主席的办社方向,谁也不能变!”
毕英兰的话,象一颗颗重型炮弹,狠狠地打在走资派的身上,使他狼狈不堪。二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毕英兰就是遵照毛主席这一教导,把自己有限的生命,献给了无限为人民服务的斗争中去。
“我们的英兰,雪天是个‘雪人’,雨天是个‘水鸡’,她为了俺贫下中农拚死拚活地干,却从来不把自己放在心上。”这是东山公社广大贫下中农对毕英兰忠心耿耿为人民服务的写照。
后港头大队有个老贫农毕家喜害了重病,英兰跑东村奔西社,打听了个偏方,买了药来到家喜家。她给家喜煎好药,看着他服下,才在茫茫的黑夜里,踏着积雪回到自己家。第二天清早又来照看他按时服药。一天,两天,……天天这样。家喜的病在英兰的服侍下日渐好转。一天,北风刮得特别厉害,大雪已经封了道。为了把家喜的病彻底治好,英兰又为他到往返七十多里的石岛镇去抓药。毕大娘拉着她的手说:“英兰啊!看你这副身架,叫风都能刮跑了,这样的天那能去啊!”英兰说:“关心同志就是关心革命,只要对革命和贫下中农有利的事,再大的困难我也能克服。”
英兰走出不远,一阵狂风将她刮倒了,她爬起来,顾不得扑打身上的积雪,继续挺胸前进。点灯的时候,英兰象雪人似的回到大娘家。头发和衣服上都结了一层冰凌。大娘要她换衣服,她执意不换,却立即支起药罐为大爷煎药。
毕英兰走到那里,就把党的温暖送到那里。
她见到吉屯大队养猪事业发展不快,母猪繁殖老跟不上,就和另一个同志骑着自行车跑了八十多里路,到滕家公社给生产队买来“新金”猪种。
她为了防治猪病,学会了给猪打针;为了使社员节约用煤,学会了改锅灶。她出门的时候,车子上总挂得满满的:锄、镰、锨、镢,书信、邮包,样样俱全。她既是邮递员,又是购销员。只要贫下中农需要,她什么都干。贫下中农说:“俺想到的英兰想到了,俺没想到的英兰也想到了。她为俺操尽了心,费尽了力,帮俺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毕英兰走到那里,就把毛泽东思想宣传到那里。
有一阵子,吉屯大队有个老饲养员,听了些风言风语,想撂挑子不干了。毕英兰几次跑去和他一起学习《为人民服务》,和他一起回忆旧社会的深仇大恨。老饲养员感动得流下泪来,说:“我错了,我没听毛主席的话,忘了本。今后,我不仅要继续干,还要干得更好,为贫下中农争气,为毛主席他老人家争光。”直到现在,这个年近六十岁的老人,还牢记英兰给他讲的毛主席的教导,日夜操劳在饲养棚里,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她帮助社员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信用社的同志定期分头下去了解社员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情况。那个生产队长有思想情绪,那个饲养员思想有了疙瘩,她都清楚。社员有个大小事情,都爱找她商量。有些好心的同志劝她说:“英兰啊,你就歇歇吧,该管的你管,不该管的你也管。”英兰总是说:“为人民服务,只有我管的不够,没有我不该管的地方。”
毕英兰关心着贫下中农的一切,却从来不把自己放在心上。
一个严冬的早晨,西北风卷着茫茫白雪,满天飞扬。毕英兰起床后,不禁打了个寒颤。她看看躺在炕头上的孩子,脑子里闪了一下:今天该在家给孩子缝缝棉衣了。这个念头一闪,她马上又想:贫下中农的孩子是否都有棉衣?孤老烈属家会有什么困难?有没有贫下中农正等我送钱买布做衣服?想到这里,她立刻冒着风雪走出家门。
英兰的经济条件是比较宽裕的,但她却一贯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直到现在,她冬天穿的是十七岁时做的那件小棉袄;炕上一套土布被褥补钉加补钉。寒风刺骨的冬天,连条妇女们常用的头巾也舍不得买,却把钱省下来,为贫下中农购置农具,买药治病。贫下中农都关心地问她:“英兰,你穿这点衣服不冷么?”她说:“我穿得暖了,怎能知道贫下中农冷啊!”
毕英兰一九六三年就得了肝炎,加上工作过度劳累,她一米六、七的个子,体重却只有八十四斤。领导上几次催她住院治疗,她总是说:“病是块软骨头,有了革命精神,就能治服它。我这点病,不关己!”她有肾炎和严重的关节炎。严冬寒天,关节炎发作的时候,两腿麻木疼痛,信用社的同志不让她下去,她说:“贫下中农在等着咱哩!我这点病,不关己!”
一九六三年三月,她大腿上长了个碗口大的恶疮。就在这时,信用社一个同志生孩子,没有人接替她的工作。英兰把牙一咬:“我来干!”在同志们面前,她隐瞒了自己的病痛,一个人顶着干两个人的工作。她衣兜里装着止痛药,痛得厉害时,就吃几片。有时痛得浑身颤抖,她就咬紧牙关默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最后,她痛得昏倒在路上。人们发现以后,都禁不住流下了热泪。一位老大娘握着她的手说:“英兰啊,你为俺贫下中农把心都操碎了,怎么就不想想你自己!”大家急速地把她送到医院。当她苏醒以后,同志们痛心地埋怨她时,她却回答说:“死了怕什么?怕的是不能为革命而死。为了贫下中农,我再痛苦一点也不关己!”
“不关己”这三个字,是多么深刻地表现着毕英兰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啊!三
阳光雨露育青松。
是光辉灿烂的毛泽东思想,把毕英兰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知识青年哺育成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刻苦地学习毛主席著作,认真地用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
前几年,《毛主席语录》刚出版,毕英兰就从一位复员军人那里借来一本,一字一句地抄录。三伏天的夜晚,汗水湿透了她的衣服,蚊子叮咬着她的手和脸,母亲心疼地喊她:
“英子,天这么晚了,快睡吧!”
“妈妈,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不读毛主席的书,我可怎么去为人民服务啊!”
几年来,毕英兰利用休息时间,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到四卷,写下了几十万字闪烁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日记。
毕英兰同志一刻也不离毛主席的书,就是重病在身,连饭都吃不下去时,也从未间断过。
一九六三年,英兰因病住院,动过手术,苏醒后第一件事,就从口袋里掏出《为人民服务》,孜孜不倦地学习。伤口的剧烈疼痛,使她蜡黄的脸上,渗出颗颗豆粒大的汗珠,嘴唇不断颤抖着。护士见她一会读,一会又写,很少休息,几次劝阻她:“英兰啊,你刚动过手术,伤又很重,等养好了伤再学吧。”
英兰笑了笑,坚定地回答说:“人有病,但思想不能生病;身体休息,可思想不能休息。”
当天,银行的领导同志来医院看她,在谈话中,英兰知道第二天银行召开银行信用社全体干部会,传达毛主席的有关指示,就坚决要求参加。她激动地对医生和银行的领导同志请求着:“让我听听毛主席的声音,听到毛主席的声音,精神上受到鼓舞,病也会很快好起来。我不能坐,躺着也可以听,我的耳朵没有病啊。”医生和银行的领导同志看到英兰要求得这样殷切,没有办法拒绝。最后医生对她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要老老实实地躺着;第二、要注意休息,不能太累;第三、听完传达后马上回来,不要参加讨论。
第二天,同志们用担架把她抬到银行,英兰躺在担架上,以惊人的毅力抑制着病痛的折磨,一边听,一边用铅笔记录着。她越听越兴奋,医生的三个条件,早被她忘得干干净净。
毕英兰学习毛主席著作,坚持在群众斗争中学,在群众斗争中用。她结合自己的工作,白天走村串户为贫下中农服务,晚上回来带着在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中出现的问题,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当地妇女没有拾粪习惯,她自己也觉得一个年轻的女同志,背着粪筐跑东串西“怪别扭”。晚上,她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毛主席教导说:“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毛主席的教导使她懂得了,“怪别扭”就是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作怪。打这以后,她走路总是背着粪筐。当地不少妇女在她带动下,也背起了粪筐。
毕英兰说:“‘公’字的天下是打出来的,无私的境界是斗出来的。不在火线炼思想,就不能彻底改造世界观。”一九六八年,当地旱情十分严重,毕英兰不顾自己瘦弱多病的身体,挑着一担大水桶,带领妇女走在抗旱斗争的最前头。社员说她人没有水桶重,再三劝她休息,可她越干越欢。她把这叫作“火线炼思想”。
毛泽东思想使英兰在政治上更加成熟起来,她的精神境界有着更新的高度。她在日记中写道:“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应当有远大的革命抱负,每做一件事,都必须同远大的革命理想联系起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自然形成的,要靠千千万万的革命者来创造。要建设共产主义,就要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她把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党的事业、全人类的解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毕英兰同志一直站在阶级斗争的第一线,带领群众勇敢地向阶级敌人进行斗争。柳树大队反革命分子毕可法对毕英兰同志早就怀恨在心。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深夜,这个反革命分子越墙偷偷进入毕英兰的住室杀害了她和她五岁的孩子。
当贫下中农赶到英兰家里时,看到的是桌上摊开的《毛泽东选集》和一本日记;床头上放着她教小孩在石板上写下的“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还有英兰背了十四年的旧工作包,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没有送完的毛主席像。
看着留下的这一切,贫下中农更加怀念毕英兰同志,更加激起了对阶级敌人的无比仇恨。
党的好女儿——毕英兰,英勇地牺牲了。但她的光辉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她的“生为‘公’字打天下,死为‘公’字而献身”的共产主义精神,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民,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