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劳动人民的本色永远不能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7-25
第1版()
专栏:工农兵论坛

劳动人民的本色永远不能丢
河南省新乡地区革委会委员
延津县革委会常委
延津县城关镇南街大队党支部书记
申子成
三年前我是一个普通的生产队长,三年后的今天,我成了一个身兼三职的干部。地位高了,职务变了,这时我就暗暗地给自己下了个决心:千万不能有“官”气,千万不能脱离群众。所以在平时,我处理事情,对待同志,都特别注意。虽然是这样,可群众慢慢对我的看法还是起了变化。有的不叫“支书”不说话,有的有意见不直接给我提,让别的干部捎个口信。这时我知道自己离群众远了。于是我就召开了个贫下中农座谈会,征求一下对我的意见。结果出乎意料,在会上听到的尽是“成绩”、“优点”,也有的老贫农不发言。我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散会后,我再三考虑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回想起我当生产队长时,和社员一起劳动,有说有笑,群众对我没有一点拘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造走资派的反,抵制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时候,和贫下中农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无话不谈,我有什么缺点他们都及时指出。今天为什么对我却这样“客客气气”呢?老贫农靳成美拉着我的手说:“子成呀,从你当上常委、支书后,身上的泥土少了,我们确实不愿意挨你。如果再不劳动,就要把咱劳动人民的本色丢掉啦!”啊,原来是这么回事。
说实在的,自我当了干部以后,整天忙个不停,东奔西跑,劳动很少。就是劳动,也不踏实,扛着锄,这边转转,那边点点。为啥出现这种情况呢?当时自己还这么想:“咱本来就是农民嘛,不劳动,也不会丢掉劳动人民的本色。”“干部不劳动,照样能联系群众,照样能干工作。”那时还认为这种想法是对的哩!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在贫下中农的帮助下,我才认识到错了。
“本来是农民,不劳动,也不会丢掉劳动人民的本色”吗?不可能。原来是农民,现在是干部,这是地位变了。是当人民勤务员,还是做官当老爷,这是地位变后首先碰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旧社会,剥削阶级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反动思想,是规定“劳心者”不劳动,是管人的“高贵者”;“劳力者”是当然的“苦大力”,受人压迫的“卑贱者”。自己不劳动,又看不起劳动,这是地主、资本家、走资派的本性。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是既当“官”,又当老百姓。当“官”,就是为劳动人民服务,当劳动人民的勤务员;当老百姓,就是要和群众一样,同劳动,不能特殊。从一个老百姓提起来当干部,看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当了干部以后怎样又当好老百姓,就不容易了。有的人当了“官”,往往要摆出一副官架子,就是不愿劳动,这是剥削阶级思想的余毒。我们来自劳动岗位,长期不劳动,甚至鄙视劳动,鼻子就会吸进迎面扑来的“修”气、“官”气,就会吸不进劳动人民身上新鲜的“氧气”,思想感情、阶级立场就要变,劳动人民的本色就要丢。毛主席教导说:“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只有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才不会丢掉劳动人民的本色,才能更好地改造世界观,实现思想革命化。
“干部不劳动,照样能联系群众、做好工作”吗?不可能。毛主席教导说:“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革命的直接实践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干部坐在屋里不与群众相结合,不与实践相结合,就必然产生主观唯心主义,出现瞎指挥、乱放枪的现象。深入实际,与群众一起学习、一起劳动,听取各方面意见,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避免主观主义、片面性,才能把劲用在“刀刃上”,把工作做到“点子上”,真正取得对工作的发言权、领导权。
只有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才能联系群众。进入革委会的革命群众代表,和群众是鱼水关系。但是,如果脱离了劳动,原来的鱼水关系就会变成油水关系。群众在劳动,你不劳动,你怎么能了解群众的各种情况,了解群众中存在的问题。群众在劳动,你不劳动,你的心怎么会和群众贴在一起呢?不劳动,就会忘了群众,也就代表不了群众,说话没人听,做事无人帮。
干部必须牢记:地位变了,联系群众的作风不能变;岗位变了,劳动人民的感情不能变;职务变了,劳动人民的本色不能变。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改造自己的一条根本措施。在劳动中同群众相互建立感情,增强团结,就能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为人民立新功。
经过思想反复斗争,我提高了认识,后来我就坚持经常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过了一个时期,贫下中农对我说:“子成,现在俺身上有多少土,你也有多少土;俺身上有多少泥,你也有多少泥;俺流多少汗,你也流多少汗,一点也不特殊。把印把子交给你这样的干部,俺就放心了。”
从这一段劳动的实践中,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劳动的汗水,能冲掉身上的“官”气;劳动的锄头,能锄掉头脑中的“修”草;劳动的泥巴,能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只有不脱离集体生产劳动,才能不脱离群众,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真正代表群众,才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