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革命的大熔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8-07
第6版()
专栏:阿尔巴尼亚通讯

革命的大熔炉
在阿尔巴尼亚全国热火朝天地迎接祖国解放和人民革命胜利二十五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了正在兴建的爱尔巴桑—普雷尼亚斯铁路工地。
爱尔巴桑的什古姆比河两岸,山峦陡峭,林木丛生。一条柏油公路沿着弯弯曲曲的峡谷蜿蜒向前,这就是爱尔巴桑—科尔察公路。今春,阿尔巴尼亚青年和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在这里摆下了新的劳动战场。自今年四月初到目前已有近万名男女青年到这里来进行了义务劳动。到今年年底还将有万余青年进入这座革命锻炼的大学校。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在这长达四十八公里的峡谷中,劈山架桥,修建一条钢铁的运输线——爱尔巴桑—普雷尼亚斯铁路。
历史的见证
早在一九四二年,践踏着阿尔巴尼亚土地的意大利法西斯侵略者贪婪地觊觎着阿尔巴尼亚丰富的地下资源,企图从爱尔巴桑沿着这条峡谷修建一条通往莫拉什的小铁路,以便大量地掠夺那一带的镍铁矿石。但这批法西斯匪徒的梦想落了空,他们只是在爱尔巴桑附近较平坦的地方修了一公里半的路基就夹着尾巴逃跑了。
后来,苏联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派到阿尔巴尼亚的“专家”也在这条峡谷内进行过勘测设计,但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就走了,他们临走前,还不肯把这些勘测设计资料交给阿尔巴尼亚。
山再高也挡不住雄鹰的飞翔,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立志要攀登那帝、修、反望而生畏的高峰。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对爱尔巴桑—普雷尼亚斯铁路的成功设计和兴建,是对帝、修、反的又一记响亮的耳光。
发展的需要
多少年来,在普雷尼亚斯附近的比什卡什和捷尔维纳克开采的镍铁矿石全靠汽车一车一车地沿着狭窄、弯曲的公路运往爱尔巴桑。然而,随着全国革命化的深入开展,镍铁矿石的开采量也与日俱增,运输问题就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开发这一带蕴藏量极为丰富的镍铁矿,阿尔巴尼亚的矿山设计人员和工人来到了普雷尼亚斯紧张地战斗着。五年前还是一个人数很少的村镇的普雷尼亚斯,现在已是一座有二千余人口的矿山工人的新城了。这里将是阿尔巴尼亚最大的镍铁矿之一,年产量将比目前的比什卡什和捷尔维纳克两个矿区的总产量还要大得多。因此,修建这条铁路就更成了阿尔巴尼亚人民迫切的愿望。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在离爱尔巴桑市不远的铁路建设总指挥部里,铁路建筑公司经理、总工程师蓬基同志展开了这条铁路修建设计图纸,向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
这条铁路共长四十八公里,为了解决这条铁路路基的平坦和尽可能减少弯度,全线将修建大大小小一百八十座桥梁和十四个大大小小的总长度达五公里左右的隧道。预计在劈山填谷的施工中,将挖掘近四百万土方和石方,其中百分之七十是石头。此外,还要修建六个货运和客运车站。有的地方铁路与公路交叉,有的地方地质不坚固,有的地方很狭窄,……一系列困难的技术问题都需要加以妥善解决。
蓬基同志是在去年刚结束了洛格齐恩—费里铁路的施工任务后就来到这里的。他一面擦着他那久经风吹日晒的又黑又红的脸上的汗水,一面豪迈地说:“设计和修建这条铁路是很困难的,要比修建洛格齐恩—费里铁路困难得多。在这样地形复杂的条件下修建铁路,我们是缺乏经验的。可是,党和霍查同志号召我们要战胜各种困难,我们就一定能把这条铁路修好!”
革命锻炼的大学校
沿着什古姆比河边公路向普雷尼亚斯方向前进,就可以看到路边一座座用木板盖成的房子,鲜红的阿尔巴尼亚国旗迎风招展,这就是为青年义务劳动者修筑的临时宿舍。
米拉克第三工区施工的地方是在什古姆比河一个转弯的陡峭的山坡上。地拉那大学医学系的学生象一群小老虎一样干得正欢。他们正在烈日下抡着铁镐顽强地挖掘着地下的一块块大石头,汗水滴在新掘出的泥土上,铁镐碰击在石头上发出尖锐的响声。
苏拉伊是第四队的队长。这个出身贫农家庭的儿子,来到这座革命锻炼的大学校,处处作榜样,起带头作用。每天他起得最早,干起活来总是抢重活干。身上的皮肤被烈日晒掉了一层又一层,手上的血泡磨得一串又一串,可是,他仍是那样精神饱满地越干越有劲。当我们走到他面前时,他伸开双手,指着手上磨出来的硬茧子说:“党教导我们说,手上多磨些硬茧子,就能防止修正主义!”
在离利布拉什德不远的河对岸的陡坡上,地拉那大学工程系的一百余男女同学,一字形横排在半山坡上,正在用力一锨一锨地挖着泥土。另外一队同学正在将要开凿隧道的山脚下和岩石作斗争。
从爱尔巴桑到利布拉什德的宁静的山谷惊醒了,到处是红旗招展,歌声嘹亮,到处是义务劳动者的铁锹、铁镐的响声。这一幅紧张劳动的景象,充分表现了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教育下的青年义务劳动者那种顽强坚韧的革命战斗精神。
夕阳西下,峡谷上空片片彩霞,齐布拉克工区浸沉在欢乐中。临时修成的排球场上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两场排球赛,周围的观众不停地为队员鼓掌。
在一间临时搭成的阅览室里,墙壁上悬挂着阿尔巴尼亚人民敬爱的领袖霍查同志的像,室内整齐地摆着几排桌子,很多男女青年正在专心地学习霍查同志的著作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党史。
一位穿着绿色旧军服的姑娘离开了座位向我们走来,用中文向我们问好。她叫菲利达,是地拉那大学学中文的学生。她刚刚学了九个月中文,现在就能用中文讲不少话了。在谈到劳动中遇到的困难时,她清楚地用中文背诵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到这里参加义务劳动的青年还到附近村庄去访问合作社农民,向他们学习。他们还请老游击队员讲述过去打击法西斯匪徒的斗争故事。在义务劳动者之间也展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活动。
第一、二批七千名青年义务劳动者中,有许多小队获得了“祖国解放二十五周年”的光荣称号。有上百名队员连续五次被评为“突击手”。一封封写着优秀评语的表扬信正从义务劳动总指挥部不断地寄往队员所属单位的青年团组织去。来自全国二十六个区的男女青年在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受到了深刻的锻炼,为祖国为革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