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坚持以《五·七指示》为办校的根本方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8-18
第1版()
专栏:

  坚持以《五·七指示》为办校的根本方针
  编者按:一九六八年十月五日,本报发表了黑龙江省柳河“五·七”干校的报道,并在编者按中传达了毛主席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的伟大指示。接着,全国各级领导机关和人民解放军中普遍办起了“五·七”干校。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正在变成广大干部和革命群众的实践。这对促进干部的思想革命化,实现机关革命化,推动各单位的斗、批、改运动,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五·七”干校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新事物,它正在发展,广大干部和革命群众在实践中已经创造了不少经验,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交流经验,推动工作,本报从今天起展开《关于如何办好“五·七”干校的讨论》。我们热烈欢迎全国各种类型的“五·七”干校的领导干部、学员以及广大革命干部和革命群众,积极参加这一讨论,并且根据不同类型“五·七”干校的具体情况,进行生动的具体分析。
我们柳河“五·七”干校从办校时起,就遇到了坚持什么方向,走什么道路,办什么学校,培养什么人的办校方针问题。
伟大领袖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划时代的新发展,是建设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是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伟大纲领。我们的“五·七”干校,始终坚持以光辉的《五·七指示》为办校的根本方针,始终坚持按照《五·七指示》培养造就无产阶级的干部队伍。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我们的干部队伍是一次最严格的检验。我们的干部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是,从运动中暴露出的问题来看,只有认真改变干部的思想现状,实现干部思想革命化,才能适应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需要,才能保证无产阶级政权不变颜色。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以《五·七指示》为指针创办的“五·七”干校,能够担负起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重新教育干部的使命。那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劳动的旧党校,旧干校,必须彻底改革,它们执行的那套反革命修正主义干部教育路线的黑货必须彻底批判。
为了重新教育广大干部,柳河“五·七”干校,先后吸收了一千一百多名学员,除一部分省革命委员会的在职干部,都是从原省直机关干部中选送来的。其中既有老干部,也有新干部和技术干部;既有革命领导干部,也有一般干部;既有好的和比较好的干部,也有犯过严重错误但已有改悔表现的干部。我们根据毛主席关于“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的教导,充分利用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的有利环境,狠抓学员的思想革命化,大大提高了学员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我校已先后输送出三百三十余名学员,其中有些充实到各级革命委员会,有的担任了领导职务,有些参加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又经过“五·七”干校这座革命熔炉的锻炼,他们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新的岗位上,因而深受群众的欢迎。
毛主席教导我们:“正确的政治的和军事的路线,不是自然地平安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是从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柳河“五·七”干校创办以来,围绕着“五·七”干校究竟是培养造就无产阶级干部队伍的基地,还是仅仅作为安置或处理干部的场所这个问题,始终进行着尖锐的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有的单位把“五·七”干校当成“甩包袱”的地方,如果按照他们的意图来办,“五·七”干校就不可能成为培养造就无产阶级干部队伍的学校,就必然变成仅仅是安置或处理干部的场所(当然,也不能绝对化,不能认为“五·七”干校就不应当担负任何安置干部的任务)。由于我们在省革命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坚决抵制了这种错误倾向,才保证了学员的质量,坚持了按照《五·七指示》办校的方针。
最近,省革命委员会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办好‘五·七’干校的决定”。指出以《五·七指示》为指针,以“抗大”为榜样创办的“五·七”干校,是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干部队伍的一种好形式,是教育提高干部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是干部教育路线的一场大革命。规定各级革命委员会的“五·七”干校,要采取长期和短期两种方式,分期分批轮训干部。这就更加明确了“五·七”干校的办校方针,学员质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根据省革命委员会的决定,我校既要承担省革命委员会的在职干部分批下放劳动的长期轮训任务,又要承担对各地、市、特区、县、中央直属工厂、大专院校革命委员会的常委,省直属各公司(站)革命委员会委员,省、地两级革命委员会工作人员和农村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的短期轮训任务,我们完全有决心和信心,沿着毛主席《五·七指示》和“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的方向,进一步办好“五·七”干校,完成党交给我们的战斗任务。
黑龙江省柳河“五·七”干校革命委员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