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把教学和生产、科研、使用结合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8-28
第3版()
专栏:

把教学和生产、科研、使用结合起来
为了落实毛主席关于“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的伟大教导,彻底打破资产阶级的那一套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摸索出一套为工人所需要,又易于接受的教学原则,我们走出学校,到工厂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有了一些初步的体会。
工人学员要求学用结合
毛主席在为“抗大”的题词中指出:“现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将来一面作战,一面生产,这就是抗大的作风,足以战胜任何敌人的。”联系过去工科大学的学生,念了好几年的书,不知道工人怎么做工,农民怎么种地,在政治上分不清敌、我、友的情况,就会深切地感到,毛主席三十年前的教导有着多么深远的意义。它是我们教育革命前进的指路明灯。
今后社会主义工科大学的学生,都是来自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第一线的工农兵。他们对毛主席对党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要求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我们下厂后碰到不少这样的事例。几个工人学员在学习了新元件可控硅整流器后,就立即联想到可以用它来代替从苏修进口的笨重的调压器。他们说干就干,同下厂师生一起,运用课堂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大胆革新,很快就获得了成功,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这样的学员,不仅要求学到理论用以去解释世界,同时要求用学到的理论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工人学员的要求,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对旧的教学方法必须来一番彻底改革。
边学边干,学得主动,用得灵活
毛主席教导我们:“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和工人学员的要求,我们在讲课时,注意把教学和生产、科研、使用逐步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课堂上讲炉温自动控制,课后就组织学员分组参加炉温调节器的生产、调整和其它技术革新。这样,既促进了生产,又加深了学员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去,有的操作工调整一个炉子的等温区,要几十天,现在用所学的理论作指导,一天就可调整出结果来。
有的工人学员还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解决了新买来的炉温调节器部件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从这段教育革命的试点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学和生产、科研、使用结合,学员边学边干,学用结合,便于发挥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个重要的特长,使工农兵学员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许多工人反映,这样学得扎实,懂得牢靠,用得灵活。
对新的教学安排的设想
通过这段实践,我们设想今后的教学安排,特别是新技术专业的教学,可以采用“两阶段”加上“四结合”的办法。
所谓“两阶段”,就是把业务学习分成为普及阶段和提高阶段。普及阶段,是让有实践经验的学员着重先从物理实质上去掌握专业技术,能够解决生产、使用中的操作、维护和部分调整问题。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先不涉及专业技术的复杂计算和设计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学员一入学就学习抽象的数学和空洞的理论,能很快接触到专业技术,并且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提高阶段,着重学习专业技术的计算和设计问题,包括与此有关的数学分析和理论分析内容,使学员具有一定的独立计算和设计能力,能够解决生产、科研中的有关问题。由于有了前一段的理论和实际基础,这时学员学习这类内容,就不会感到空洞和抽象了。
所谓“四结合”,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教学、生产、科研、使用“四结合”。这种“四结合”的原则,可以保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者。
这种“两阶段”“四结合”的教学安排,有这样一些优点:一是整个教学过程都能面向生产,面向实际。二是便于工农兵掌握科学技术。三是学员一上来就能接触专业技术,避免理论教学的盲目性。四是教学能够直接促进生产和科研工作。 清华大学 齐学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