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毛泽东思想培育的雪山红花——记奋战在“世界屋脊”上的唐古拉山兵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9-20
第2版()
专栏:

毛泽东思想培育的雪山红花
——记奋战在“世界屋脊”上的唐古拉山兵站
在青藏高原拔海五千二百米的唐古拉山上,有一个著名的兵站。从一九六四年建站以来,全站同志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战天斗地,出色地完成了党和毛主席交给的战斗任务,连年被评为四好单位,他们的代表曾先后五次幸福地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
毛泽东思想在人的头脑里扎根,
人就能在“世界屋脊”上扎根
唐古拉山是青藏公路的最高点,地势高,氧气少,气候酷寒,山上积雪终年不化。有人说它每年只刮一次风,由大年初一直刮到年三十;它只有一个季节,天天是寒冬。这里气压低,水烧到七八十度就开锅,饭做不熟。这里远离内地,一叶菜、一把柴,都来之不易,生活比较艰苦。
几年来,兵站党支部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体人员的头脑,作到了四个“经常抓”:经常抓活学活用“老三篇”;经常抓落实毛主席的一系列最新指示;经常抓阶级教育和两条路线斗争教育;经常抓革命大批判。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个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有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什么困难,什么艰苦,都不在话下。
刘立华是一九六四年入伍的战士,得了严重的胃病,有时吃点饭就吐,身体逐渐消瘦。为了照顾他的身体,兵站领导上决定调他到海拔低一点的地方去工作。指导员先后三次找他谈话,他都坚定地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我是贫农的儿子,保卫祖国是我的责任。我要在这艰苦的地方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战斗到底!”他不但不肯下山,还抢着挑重担——挑水、拉煤,那里艰苦那里去。
一九六八年入伍的战士焦一兵,刚到兵站,看到环境比较艰苦,一下就躺倒了。他心想:路走对了,门进错了;读了八九年书,走了几千里路,却到了荒山高原,当了个兵站兵!针对新同志的活思想,兵站党支部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他们狠批了刘少奇的“活命哲学”,提高了新同志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焦一兵再也躺不住了,他说:我要做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红哨兵,决不当刘少奇“活命哲学”的俘虏。从此,那里有困难他就到那里去,下河捕鱼,破冰取水,样样工作走在前头。
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一批批新战士迅速地成长起来。今年四月份才到兵站的新战士、高中毕业生申金仓,来到唐古拉山的第一天就写道:“唐古拉山高又高,一年四季雪不消,空气稀薄天气冷,时风时雪真难熬。”后来,站里分配他到炊事班烧火,他心里更不高兴。副站长韩程对申金仓说:“一个人假若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挑选革命,而不让革命挑选自己,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你嫌这里苦,可美帝、苏修、印度反动派却要来侵占,我们决不能让受人宰割的悲惨生活重演!”副站长的话,深深打动了小申的心,他想起了旧社会,全家由河南逃难到山西,先后卖掉四个姐姐的悲惨生活,难过得抬不起头来。他表示:要把烧火作为革命的新起点,不断前进!从此,小申把炉灶当作斗私批修的战场,火烧得又好又节约。他说:“烧火不除渣子火不旺;革命不斗私字心不红。”思想转变后,他又写了一首诗:“唐古拉山高又高,我为革命把火烧,艰苦环境炼红心,红心向阳不动摇。”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紧跟政治形势,利用业余时间编了二十几个快板,向过往部队进行宣传,受到热烈的欢迎。
用毛泽东思想改变人的精神面貌,
人就能改变自然的面貌
在冰山高原上,怎样搞好兵站工作呢?一种意见认为:这里环境艰苦,上级在物质条件上多照顾一些,兵站就能搞好。另一种意见是:上级发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凑合着让过往部队吃上饭就算不错了。第三种意见是:只要用毛泽东思想改变我们的精神面貌,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改变艰苦的自然面貌,就一定能够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党交给的战斗任务。
兵站党支部坚决支持了第三种意见,带领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突出政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支部领导成员以身作则,那里艰苦,就到那里。食堂工作忙,就当炊事员;招待任务重,就当招待员;抽不出人放牛羊,就当放牧员;警卫班人少,就站岗放哨;拣柴、拉煤、挑水、喂猪,更是样样干。干部的实际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战士们说:“干部都在干,我们不能站着看。”大家紧密团结在党支部周围,用自己的艰苦劳动,改变自然的面貌,为兵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严寒而漫长的冬季,为了使过往部队在雪山顶上能住上温暖的房子,兵站每年要打二百多吨煤的煤砖。这个工作,在内地算不了什么,但在这里,工作量就显得特别大。水、土,都要从很远的地方运来,并且要抓紧在六、七月份完成。而六、七月份正是高原上雨雹最多的季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好的煤砖,常常来不及收堆,一阵雨雹过后,就变成了稀煤糊,只好返工。但是,他们从没有被困难吓倒,大家豪迈地说:“为了使过往战友住得暖,我们再苦再累心里也甜!”
严冬季节,唐古拉山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雪严严实实地封住了道路,使引火的燃料和水源都成了问题。兵站同志牢记毛主席“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的伟大教导,没有引火燃料,大家背上麻袋,迎着漫天风雪,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扒开一堆堆积雪,把干冻的牛粪拣回兵站,作为引柴。兵站每年三个月的用水,全靠用冰化。取冰化水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冰层冻得非常坚实,用榔头砸、钢钎钻都凿不动,要用炸药炸。有时过往人员多,用水量大,拉冰的工作要从半夜干到天亮,衣服冻得象铠甲一样硬。在艰苦的劳动面前,同志们个个奋勇当先,争挑重担,他们说:为了革命,我们红心能溶千丈冰,热血能化万里雪!
每年四、五月份,兵站要组织捕鱼队,到唐古拉山湖捕鱼。这时,内地已经是春暖花开,雪山顶上还是冰雪的世界。捕鱼时,同志们脱光棉衣,只穿着一条短裤跳进水里。湖里冰碴横流,水凉刺骨,一会儿腿脚便冻麻木了。他们一边抓鱼,一边高唱毛主席语录歌。尽管这样艰苦,当他们看到过往战友在雪山顶上吃上鲜鱼时,什么疲劳都忘了,个个心里象糖一样甜。
几年来,在奋战高原的过程中,兵站里涌现出一批批不怕苦、不怕死的硬骨头战士。同志们豪迈地说:昂首挺胸唐古拉,世界屋脊是我家,毛泽东思想哺育咱,冰山雪岭开红花!
用毛泽东思想作指针,
搞服务工作就有最大的干劲和热情
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作行动的指针,在工作中就有最大的革命干劲和革命热情。
去年初春,唐古拉山出现了少有的大雪封山,一人多厚的积雪,严严实实地堆在公路上。几个路过唐古拉山的汽车连队被阻在山里。当时兵站正赶上老战士复员,新战士还没有到,人员减少了五分之四。在繁重的任务面前,指导员沈培法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关于“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的教导,鼓励大家勇敢地挑起重担,以冲天的革命干劲坚决完成招待任务。在最忙的时候,指导员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白天忙了一天,晚上十二点钟以后,还要打着手电筒去冰窟里挑水,准备第二天的饭菜。战士刘掌掌既当炊事员,又当警卫员,日夜奋战,一双腿都肿了起来,但是他却笑着说:“轻伤不下火线!”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奋战,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兵站的同志们,遵照毛主席“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的教导,以火热的阶级感情欢迎过往的战友。有时汽车抛锚了,半夜三更还到不了站,兵站同志就轧好面条或包好饺子一直等着他们,直到最后一台车到站吃上饭,大家才放心地去睡觉。对于病号,同志们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千方百计地做适合他们胃口的饭菜,一直到看着生病同志吃下去了,炊事班的同志这才感到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同志们还把服务工作做到站外去。一天傍晚,兵站同志们得知一个车队被大雪阻在山那边,过不来了。站里立即作了紧急动员,决定把饭菜送过山去。站长吕传銮带着几个战士,装上馒头,背上水壶就出发了。路上狂风怒吼,大雪一把把打在脸上,呛得人喘不过气,睁不开眼,站不住脚。同志们心红志坚,顽强地和风雪搏斗着。滚进雪窝里,又爬起来。经过几个小时的苦战,他们终于把饭菜送到了正在和风雪搏斗的战友手里。这时候,“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盖过了狂风的吼叫。汽车部队的战友们激动地说:“真是高原千里雪,兵站暖如春啊!”
几年来,唐古拉山兵站的同志们身居雪山,远离内地,但是,他们做到了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每当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一发表,他们就连夜编成节目,第二天一早,就在兵站和公路沿线进行宣传演出,把冰雪千里的高原搞得热火朝天,使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和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声音,能及时和大家见面。过往人员高兴地说:“我们住在兵站,不光肚子里增加了食粮,而且精神上也增加了食粮,兵站不光是汽车的加油站,也是我们思想的加油站。”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唐古拉山兵站的同志热情地接待过往的部队同志。这是他们在破冰取水。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