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战斗在祁连山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9-21
第3版()
专栏:

战斗在祁连山上
在群山环绕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长征公社松木滩生产队,有七名从张掖县来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他们最大的十九岁,最小的才十七岁。
今年一月,他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教导,怀揣红宝书,满怀豪情来到松木滩队。但是由于他们在旧学校受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毒害,缺少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刚来时和牧民群众合不来,时间不长就情绪低落,产生了不安心的思想。
贫下中农和牧民眼看到这些小青年中“刘毒”这样深,更加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他们迅速帮助知识青年办起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和他们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教导:“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还结合本队活生生的阶级斗争事实,共同批判大叛徒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读书做官论”、“下乡镀金论”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
贫农老大爷张定帮还以亲身经历,控诉了万恶的旧社会逼得他流浪逃荒,当地牧主残酷剥削贫下中农和牧民的罪恶事实。他无限深情地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歌颂今天的幸福生活,教育知识青年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跟着毛主席永远干革命。
毛主席的教导象光芒万丈的灯塔,照亮了他们前进的方向,张大爷的忆苦思甜,引起了他们对黑暗的旧社会和叛徒刘少奇的深仇大恨。他们坚决表示:不在牧区落户一时,要在牧区扎根一世,永远走毛主席指引的路,一辈子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今年三月,生产队把他们调到基层进行放牧锻炼。初次放牧是很艰苦的。白天爬山越岭累得满头大汗,晚上住在四面透风的帐篷里冷得睡不着觉,这时有的同志产生了怕苦怕累的思想,后悔不该来肃南。广大贫下中农和牧民又热情帮助他们,主动和他们开展谈心活动,每天出牧前赠送他们一条毛主席语录,鼓励他们用毛泽东思想指挥一天的战斗。在贫下中农和牧民的热情帮助下,经过自己的积极努力,他们终于战胜了重重困难,初步掌握了放牧技术,同贫下中农和牧民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曾经发生过这么两件事:
一只母羊生下小羊羔,女青年刘保华看着羊羔满身的胎沫,心里一阵恶心,扭头就走。而放牧员却怕冻坏羔子,立刻将小羊羔抱在怀里,送回帐篷。
还有一次,放牧员让一位知识青年给一只体弱的小羊羔做人工呼吸,而这个青年怕脏不愿做,放牧员就毫不犹豫地自己做,结果把小羊羔救活了。
这两件事给他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放牧员不怕脏,自己怕脏呢?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的指示:“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通过学习,他们深刻认识到,工人和农民所以干净,就是因为他们的灵魂深处有一个“公”字。知识分子所以不干净,因为灵魂深处还是资产阶级“私”字的王国。只有不断地狠斗“私”字,自己才能在牧区扎下根子,不断前进。
从这以后,他们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贫下中农和牧民学习,不断克服怕苦怕脏的资产阶级思想。通过和牧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逐步打掉了娇气,培养了艰苦朴素的作风,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十九岁的王凯,年纪不大志气大,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特别注意在艰苦的环境里改造思想。今年三月,肃南地区遭到了百年少见的大风雪的袭击,公社革委会号召各队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大力支援受灾较重的社、队。王凯听到这个消息后从二十多里路以外赶到生产队,坚决要求去受灾最重的东方红公社参加抗灾斗争。他的要求被批准后,立即奔赴灾区,和广大牧民肩并肩与大风雪展开了斗争,直到完成任务才返回生产队。剪毛工作开始后,他又积极投入了新的战斗。开始他一天只能剪三、四只羊,手上还压起了大血泡,浑身酸疼,但从不叫苦,坚持战斗,不懂就向老牧民请教,终于战胜了困难,学会了剪毛技术,现在他一天能剪十八、九只羊。
他们不仅刻苦学习各种活路,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而且把宣传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头等任务。不管走到那里,他们都坚持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在党的“九大”精神鼓舞下,他们决心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认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不断地斗私批修,改造思想,继续前进。他们自豪地说:“我们永远爱上了新家乡,我们要象祁连山上的青松那样,把根深深地扎在草原上。”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