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抓点,要抓少抓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0-16
第3版()
专栏:工农兵论坛

抓点,要抓少抓好
解放军某部 柯先文
抓点,面不要太宽,宽了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要解剖一个到几个麻雀,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这是领导干部在抓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什么有的领导同志抓点工作成效不大呢?其中一个原因是抓点太多,但抓得不紧,抓得不深。他们以为要多掌握情况,就要抓很多点,什么都想抓,什么都去抓,面铺得太宽,力量分得太散,结果是,贪多嚼不烂。表面上忙得很,实际上并没有钻进去,对情况摸得不准不细,不深不透,领导还是一般化,对运动指导仍然不得力。这样抓点,是雨到地皮湿,雨过地皮干,作用不大。如果点抓得少,认真解剖一个或几个麻雀,看来面不宽,但是能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以足够的精力把点抓深抓细抓扎实,就能真正突破一点,取得经验,指导全局。点抓得少,看来得到的情况少,其实不然。因为每一个点,都是社会上的一个缩影,只要真正把一个或几个点抓好了,那么所得的情况不但不会少,而且是更多、更深、更细、更生动。
为什么我们有的领导同志在抓点中会贪多而分散力量呢?毛主席说:“集中优势兵力看来容易,实行颇难。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地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导者缺乏战略头脑,为复杂的环境所迷惑,因而被环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采取了应付主义。”打仗如此,做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具备无产阶级的革命气魄和战略头脑,不为复杂的环境所迷惑,才能做到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下决心抓好点,抓得少些,但一定抓紧,抓久,抓深。
有的同志怕抓了点,丢了面,生怕工作进展不“平衡”,因而平均使用力量。结果是摊开双手去抓面,或者是也抓点,但抓得太多,就形成了抓得松,抓得浅,起不到抓点的作用。这样,由于领导一般化,面的工作不可能做好,看起来是照顾面,实际上是丢了面。毛主席说:“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事物发展的法则,就是矛盾斗争的法则。只有一马当先,才能万马奔腾。只有在点上取得具体经验,才能在面上作普遍指导,真正照顾好面,不丢掉面。因此,我们要抓住一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形成拳头,抓好典型,用典型引路,其它方面的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整个工作就会生动地朝气勃勃地向纵深发展。
点抓少了,但一定要抓好。这就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就需要我们每一个领导同志付出更大的努力。抓好,就是要求我们抓住主要矛盾;要求我们通过抓点找出运动发展的规律,拿出样板来指导运动。“少”并不能等于“好”,“少”只是为我们把点抓好提供了条件。而要真正达到好的目的,需要作出艰巨的努力。如果认为点“少”自然会“好”,不去努力,不去下功夫,势必达不到抓好的目的,其结果是找不出规律,拿不出典型,总结不出经验,指导不了运动。
这里还必须说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既要集中力量抓好点,同时又要抽出适当的力量抓好面上的工作,在抓点的过程中及时指导面,同时又要注意用面上先进的东西,来推动抓点工作。这就是要蹲得下去钻得深,站得出来研究好。“全面规划,加强领导,这就是我们的方针。”
随着斗、批、改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革命形势要求各级领导同志,“一定要走在运动的前面,不要落在它的后面”,“要加强领导,不要放弃领导。”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好用好毛主席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实际,抓好点,克服一般化领导,在伟大的斗、批、改群众运动中,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上,创造第一等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