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红日照草原 牧工创奇迹——记吉林省国营双辽种羊场培育东北细毛羊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1-19
第5版()
专栏:

红日照草原 牧工创奇迹
——记吉林省国营双辽种羊场培育东北细毛羊成功
吉林省双辽种羊场,是一九五三年创建的,目的是培养我国的细毛羊。但是,十几年来,走资派和资产阶级技术“权威”把持了领导大权,推行了一整套修正主义科研路线,大搞“专家治场”、“洋奴哲学”,结果一事无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双辽种羊场的工人和革命技术人员,夺回了领导大权。他们在驻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帮助下,胸怀为毛主席争光,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的革命志气,靠毛泽东思想,闯过了一道道的难关,解决了建场以来没解决的“老大难”,成功地培育出东北细毛羊,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文化大革命前,在走资派和资产阶级技术“权威”垄断下,他们选种、配种、饲养、鉴定,都生搬硬套洋框框,机械地规定不含四分之一斯达夫血液的外血羊,就不算东北细毛羊。本来场内就有具备一定种性的公羊,他们不用,竟不惜以一只羊二十多两黄金的高价,从国外买来种公羊。还规定敲钟就得出牧,挂旗就得收牧,育种计划不准工人问,配种室不准工人进。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燃遍了种羊场,种羊场工人和革命技术人员造了走资派和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反,夺了他们的权。毛主席教导说:“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他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批判了刘少奇的洋奴哲学和爬行主义。工人们豪迈地说:“外国有的,我们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于是,有工人、革命技术人员和革命干部参加的三结合育种队伍建立起来了,并广泛发动群众讨论育种计划和国家规定的指标。工人们根据常年的观察,发现四二五四三号羊,具有毛长、毛细、适应性强的特点。但是,这只羊曾被走资派和资产阶级技术“权威”认为长相不好,鉴定为“等外羊”。工人们认为用这只羊做种公羊,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经过两年的实践,成效显著,其后代毛长普遍增长,平均毛长达九点六三厘米,个别母羊毛长达十四厘米,毛细、毛密都符合国家规定。育成的母羊毛两年增长一点七二厘米,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一年增长零点二厘米就算奇迹的神话。
在育种的过程中,工人们大学“老三篇”,身在草原,放眼世界,为革命育种。他们吃在草原,住在草原。隆冬腊月,为了让羊吃饱、吃好,放牧时间长达十二小时到十六小时。在工人们精心饲养下,羊群兴旺,羊只体壮。双羔率由过去的百分之一百十一,增长到百分之一百三十六,有的羊队达到百分之一百四十三。平均毛产量每只达十三斤二两六。过去年年发生的脱毛现象,现在没有了。比较理想的种公羊出现了。
疫病是育种的大敌。在育羊中,经常发生一种胰吸虫病。如何控制这种病,据资料记载在外国也没有解决。一九六四年,场里请来了一个留美“寄生虫专家”。他带着家眷,住在招待所,关着门翻书本,一连翻了六七天,也没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最后只好说:“这种病不仅我不能治,就是在世界上恐怕也没有人能治这种病。”工人阶级掌权后,狠批了“专家治场”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依靠群众,防畜疫,查病源,摸到发病规律,找到控制胰吸虫病的有效方法,保证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过去,走资派和资产阶级技术“权威”,为了成名成家,求名得利,关门搞所谓试验,严重地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产。工人阶级掌权后,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育种路线,他们走出种羊场,征求贫下中农的意见和要求,又从实践中创造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养羊办法。他们自己动手盖起了土羊棚,用青干豆、青贮牧草,代替了过去的精饲料;坚持严冬放牧,代替了过去的室内饲养;实行大帮放大群羊,代替了过去的小群特殊培养。实践证明,用这样办法培育出来的羊,能抗寒耐暑,抗病力强,在酷暑季节不脱毛,一年四季膘情好,适应农村的饲养条件,广大农村都能养。群众说:“你们这样育种,路子正,方向对,合我们贫下中农的心意。”现在,这个场培育出来的东北细毛羊,已经在我国山西、安徽、甘肃等十个省份推广,受到各地群众的称赞。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