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俯首甘为孺子牛”——记优秀共产党员、老英雄黄象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1-24
第2版()
专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俯首甘为孺子牛”
——记优秀共产党员、老英雄黄象和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立了新功的共产党员、老英雄,人民解放军福建省军区福安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福安专区革委会常委黄象和,不久前来到首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勇敢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黄象和是抗日战争中就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老战士。在民主革命时期,他紧跟毛主席冲锋陷阵,荣获过“劳动英雄”、“作战模范”、“拥政爱民模范”、“模范共产党员”等八种模范称号,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全国解放以后,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中,黄象和紧跟毛主席干革命,始终站在阶级斗争的第一线。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老英雄黄象和更是无私无畏,敢说敢干,满怀革命豪情,为捍卫无产阶级专政,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而英勇斗争。
一九六六年夏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发表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揭开了刘少奇这个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盖子。喜讯传来,当时担任寿宁县武装部政委的黄象和斗志昂扬,紧跟伟大统帅毛主席,和旧县委的革命同志一起,勇敢地投入了同党内一小撮走资派的斗争。
毛主席发出“人民解放军应该支持左派广大群众”的战斗号令,黄象和立即带领武装部全体指战员,背起背包,走出机关,到工厂去,到学校去,到处向广大群众宣传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放手发动群众,组织浩浩荡荡的文化革命大军,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发起猛烈进攻。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传来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指示。黄象和立即召开武装部党委扩大会议,决定全体武装部干部分赴农村第一线,深入发动贫下中农,把伟大统帅毛主席的指示迅速变成全县十四万人民的实际行动。会议一结束,黄象和马上带着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背着行李,迎着风霜,带头走向农村。
初春的闽东山区,寒风刺骨。年已半百的黄象和,在高山峻岭中奔波。他从这个公社走到那个公社,从这个大队走到那个大队,把毛主席的最新指示送到贫下中农的心坎里。
黄象和来到了远离县城的王溪大队,发现一小撮阶级敌人篡夺了这个大队的文化大革命的领导权,他们公然叫嚣要分田到户,并且千方百计蒙蔽群众,混淆阶级阵线。黄象和立即组织贫下中农揭露阶级敌人的阴谋,粉碎了阶级敌人刮起的这股妖风。接着,他又和贫下中农一起乘胜开展革命大批判,肃清大叛徒刘少奇“三自一包”的流毒,使王溪大队的革命和生产迅速出现一片热气腾腾的大好景象。透过王溪大队,黄象和进一步看清了广大农村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他火速赶回县城,召开全县各公社武装干部会议,推广了王溪大队狠抓阶级斗争、全面落实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指示的经验。“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全县立即掀起一场肃清大叛徒刘少奇“三自一包”余毒的“人民战争”。以革命大批判开路,全县革命、生产形势蒸蒸日上。这一年,全县在严重干旱威胁下,又夺得了比一九六六年更大的丰收。
一九六七年九月,黄象和接到上级党委的指示,要他到福安军分区政治部担任领导职务。黄象和立即行动,凌晨三时,他怀揣毛主席的雄文四卷,肩挑锄头、背包,踏着晨露,翻山越岭,奔向新的战斗岗位。
“踏遍青山人未老”。老英雄黄象和为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又战斗在新的岗位上。
俯首甘为孺子牛
黄象和在同阶级敌人斗争中毫不留情,对广大人民群众,他却甘当“老黄牛”。他处处想着人民群众,关心着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个大雪封山的严寒日子,黄象和来到海拔一千四百米的温档洋大队检查工作。他看到人们蹲在家里烤火取暖,心里就惦念起五保户、烈军属和贫下中农。在这寒冬腊月,他们有没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困难?他推开军属张大福家的门,看到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大雪封山前没来得及准备好烧柴,大雪一下,全家都有些着急。黄象和马上拿起柴刀、扁担,爬上白雪皑皑的北山,一口气砍了一百来斤柴,急急忙忙挑下山,送到张大福家里。
黄象和就是这样处处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老贫农吴根勋的儿子患了重病,危在旦夕,他亲自抱到专区医院去诊治。
敖阳公社有个老大爷挑着一大担杉木,累得一身大汗,他看到了马上接过担子,挑了六七里地送到这位老人家里。
退伍军人章水兴回家后遇到困难,他听说后立即跑去帮助他安排生活。
去年四月,福安专区和所属九个县的革命委员会,在阶级斗争的急风暴雨中相继诞生。但是,在这个背山靠海、面对敌岛的闽东山区,一小撮不甘心于失败的阶级敌人仍在负隅顽抗。为了使新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在阶级斗争的风浪里经得住考验,担任福安专区革委会常委、群运组组长的黄象和,发动革委会群运组的同志分头到贫下中农中间去。他自己头戴斗笠,脚穿布鞋,每天出现在榕树下、渠道边、农舍里,和贫下中农一起劳动,一起谈心,一起商量。在柘荣县,黄象和看到:县革委会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紧紧依靠贫下中农,针对资本主义倾向开展革命大批判,大大巩固了农村社会主义阵地。黄象和认真帮助县革委会总结了他们开展革命大批判的经验,在全专区普遍推广,全区革命大批判犹如燎原烈火,越烧越旺,革命、生产出现了一派大好形势。
黄象和真心实意地关心群众,得到群众极大的信任。人们赞扬他真是群众的贴心人。
全国解放以来,黄象和一直牢记毛主席的伟大教导,谦虚谨慎,密切联系群众,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锄头不离身,走到那里,干到那里,不认识的人,分不出他是干部还是社员。有次,他到海拔一千多米的屏峰公社西山大队检查工作,走到村口,看见社员正在泥田里割稻子,他把挎包往路边一放,不顾已经走了几十里山路的疲劳,卷起裤腿就下田和群众一起干起来,贫下中农非常感动。
黄象和无论走到那儿,都以普通一兵、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群众面前,丝毫不搞特殊化。每次下乡,他都同社员吃在一起,住在一起。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附图片)
陕西延安柳林公社柳林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密切联系群众,朝气蓬勃地带领群众搞好斗、批、改。这是支部委员和群众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虚心听取群众对党支部的意见。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