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参加劳动是革命干部的本份 楮坪公社革委会成员不断提高对参加劳动的认识,做到肩不离扁担,手不离锄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1-24
第3版()
专栏:

参加劳动是革命干部的本份
楮坪公社革委会成员不断提高对参加劳动的认识,做到肩不离扁担,手不离锄头
据新华社福州十九日电 福建省柘荣县楮坪公社革委会,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的教导,从主任到委员,人人都当普通劳动者,脚不离草鞋,肩不离扁担,手不离锄头,坚持参加劳动。他们一般都能坚持每月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十八天以上。贫下中农赞扬说:这样的干部掌权,我们贫下中农信得过。
楮坪公社革委会成员对坚持做到“三不脱离”的体会是,要有“三不脱离”的行动,首先要有“三不脱离”的思想。革委会成立后,实行了“精兵简政”。革委会的少数人产生了人少事多,工作忙,下不去的活思想。有的同志也有怕苦怕累思想,不愿深入基层。贫下中农对此很有意见,向他们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根据群众的批评,革委会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我们代表了无产阶级,代表了人民群众,打倒了人民的敌人,人民就拥护我们。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等伟大教导,用毛主席的光辉教导为镜子,总结自己的革命实践。他们大讲“三不脱离”的重大意义,大摆“三脱离”的危害性,并深入批判刘少奇的“入党做官论”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谬论。革命领导干部代表还回顾了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脱离劳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犯了错误的教训。他们说,当了干部不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不接近贫下中农,就是忘本,就是变修的开始。他们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以后,都积极深入基层,参加劳动,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楮坪公社为了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促进革委会成员思想革命化,还建立了“民主讲评会”制度:每月定期发动贫下中农、革命群众,评论革委会成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革委会成员根据贫下中农、革命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带着问题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并在深入群众、参加劳动的实践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实践证明,这种“民主讲评会”,是使革委会成员更好地接受广大贫下中农的监督,不断地扫除脱离劳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官僚主义灰尘,促进思想革命化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在洪坑大队蹲点,人虽在下头,但参加劳动少,联系群众差,架子放不下来。在一次讲评会上,贫下中农对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一起忆苦思甜,使他受到深刻教育。这个副主任作了触及灵魂的检查,并立即改正。他在带领贫下中农向荒山进军中,和群众同甘共苦,既积极参加劳动,又认真作好工作,开出二百多亩茶园,自筹资金建立加工厂和水力发电站。贫下中农过去批评他摆“官架子”,现在表扬他是贫下中农的贴心人。
楮坪公社革委会坚持“三不脱离”所以搞得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公社革委会主要领导成员,处处以身作则,做“三不脱离”的带头人。他们不管工作再忙、任务再重,都不忘记劳动,都不忘记深入实际,联系群众。革委会主任游伏灿事情较多,但他坚持和大家一样参加劳动。他说:“脱离了劳动,就要犯错误!”公社领导班子成员林能干又是专、县革委会委员,工作虽然很忙,仍然坚持参加劳动。他说:“锄头不用会生锈,人不劳动会变修。工作再忙,参加集体劳动不能忘,联系群众不能忘,忘记了劳动,忘记了群众,就会忘记了革命。”楮坪公社革委会主要成员带头坚持“三不脱离”,带动了其他成员和基层干部,人人深入群众,个个坚持参加劳动,大大改变了过去那种只坐办公室听汇报、打电话的旧作风,促进了革命化。
(附图片)
河北省大名县红星公社刘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吴玉岗同志(中)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利用参加集体劳动休息时间,同干部、社员一起研究小麦生长情况。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