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山西壶关县革委会为了保证干部深入基层,参加劳动 反对文牍主义 精简表报材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1-24
第3版()
专栏:

山西壶关县革委会为了保证干部深入基层,参加劳动
反对文牍主义 精简表报材料
本报讯 山西省壶关县革委会,认真落实毛主席关于注意工作方法的教导,反对文牍主义,大刀阔斧精简不必要的表报、文件、电话等,大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之风,促进了全县斗、批、改,使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生产劳动。
这个县革委会成立初期,由于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一部分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靠表报和汇报材料了解情况,靠坐办公室摇电话指挥运动。革委会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精兵简政和调查研究等有关教导,批判大叛徒刘少奇的“入党做官论”,回忆旧县委大搞文牍主义,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教训,检查自己工作中文牍主义的表现,使大家认识了文牍主义的危害。
随着认识的提高,县革委会大力精简了表报、文件和电话,能合并的坚决合并,能不要的坚决不要。例如,今年夏收中,生产组、办公室、粮食局等七个单位要求印发夏收产量统计表,县革委会负责人发现几个单位需要印的表报大同小异,就合并成了一份统计表,这就减轻了基层单位填写表报的负担。前些日子,工业交通运输办公室一个负责人准备让全县二十个公社和一些重点大队都在电话上汇报一次,并根据电话汇报写一个综合材料,请革委会负责人在电话上讲一讲,以便促进群众办交通的运动。县革委会负责人知道后,立即同这个工作人员一块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的教导,改变那种浮在上面听汇报、搞文件的做法,并抽出几名工作人员和这个同志组成一个调查组,深入到依靠群众自力更生,修通八十华里公路的桥上公社去总结经验。这个经验推广后,很快就在全县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修公路,办交通的运动。
同革委会成立初期相比,县革委会办事机构和县直属单位的表报已精简了三分之二,文字材料精简了二分之一,电话减少了三分之一。必要的请示报告、典型材料也力求做到简明扼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