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当好干部,必须从普通劳动者做起 首钢机械厂在职干部参加劳动实行定工、定时、定量、定质的办法,收到好效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1-26
第1版()
专栏:

当好干部,必须从普通劳动者做起
首钢机械厂在职干部参加劳动实行定工、定时、定量、定质的办法,收到好效果
在社会主义革命竞赛的热潮中,首钢机械厂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的伟大教导,对干部参加劳动,采取定工、定时、定量、定质的办法,切实做到了干部参加劳动经常化、制度化,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的思想革命化。这个办法,深受工人群众欢迎。
天天参加劳动,天天不脱离群众
首钢机械厂革委会在去年八月份实行精兵简政以后,规定了在职干部轮流参加劳动的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有些干部由于对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伟大意义认识不足,又没有固定的生产岗位和劳动时间,因此,在劳动时指手画脚,东走走西看看。也有些干部会议多,事务缠身,劳动时想来就来,不想来就走,劳动常常被工作冲掉。群众批评干部“不下来”,干部也埋怨“下不来”。有的工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干部劳动,不定工定时,象羊啃草似的,东啃两下,西啃两下,这样,没有什么效果。”
群众的尖锐批评,引起革委会的重视。今年八月,他们举办了学习班,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既当‘官’,又当老百姓”的伟大教导,联系思想实际,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劳动镀金论”等修正主义黑货,广大干部认识到:干部只有参加劳动,才能使人不变修,党不变质,国不变色。参加劳动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于是,革委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在职干部参加劳动定工、定时、定量、定质的制度,除了群众代表坚守原来的生产岗位以外,革委会中的干部代表、军队代表、革委会所属办事人员,每人都有固定的劳动岗位。每天上午有一名革委会的成员值班,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其余委员全部到点上劳动,下午办公。在劳动中,一般要求和工人一样,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长期脱离劳动的干部,在劳动中采取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办法,本着“宁少勿滥”的原则,逐步达到数量、质量的要求。
为了保证干部参加劳动不受冲击,机械厂革委会还采取了一些积极可行的措施:把每个干部定工、定时、定量、定质的安排情况,向全体工人讲清楚,发动革命群众监督;加强集体领导,充分发挥不脱产委员和办事人员的作用;调动车间干部和工人群众参加管理企业的积极性,使问题尽量在车间解决;少开会,开短会,不搞文牍主义,实行面对面领导。
两个多月来,首钢机械厂坚持实行定工、定时、定量、定质的制度,使干部做到了天天劳动,天天不脱离群众。
从普通劳动者做起
首钢机械厂的广大工人看着干部穿着工作服,到车间来了,打心眼里高兴。但是,这些干部能不能在劳动中实现思想革命化,能不能和工人打成一片?
这里,首要的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姿态从事劳动。
机械厂的干部们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他们总结了过去有些干部犯错误的教训:有的干部中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入党做官论”的毒害,高高在上,做官当老爷,成了“三脱离”干部;也有的干部中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劳动镀金论”的毒害,所谓参加劳动,只不过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给人看。下来以后,以“官”自居,指手画脚。这样的“镀金干部”,根本和群众打不成一片。
首钢机械厂的干部们说:我们决不走“三脱离”的道路。我们要实现思想革命化,就是从普通劳动者做起。在革委会主任、军队代表刘华同志的带动下,他们下到车间以后,完全以普通工人的姿态出现,在车间有固定的生产岗位,明确的生产任务,和工人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谈心,一样遵守劳动纪律,有事请假,没有任何特殊化。革委会副主任张凤林是个老干部,在铸钢车间造型组参加劳动。他时时想着自己是普通劳动者,处处从严要求自己,每天早来晚归,和工人一样坚守岗位。不懂的事情,就虚心向工人请教,工人说他是车间里的“新学徒工”。一次,组里有一项急任务,张凤林紧张劳动了一个上午。虽然下午离开了班组,但他心里总是惦念着。晚上九点钟开完了会,他又跑回班组,一直坚持和工人一起把任务完成。
由于干部参加劳动定工、定时、定量、定质,处处把自己摆在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位置上,这就使一些干部逐渐地克服了“我是干部,你是工人”的等级思想,克服了“做官当老爷”的资产阶级作风,培养了“普通劳动者”的无产阶级思想、感情、作风。锻造车间有个干部,文化大革命之前,整天蹲在办公室里,只是听到汽锤不响了,这才跑到车间去检查,看看出了什么问题。那时他想的,只是怕工人完不成生产任务;文化大革命中,工人群众给了他深刻的教育,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定劳动,他的思想感情变了。现在,他一听到汽锤响,在办公室里就坐不住,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工人,应当去劳动。工人赞扬他有了普通工人的思想感情。革委会副主任、老工人李向春,更是把劳动当做自己的本份,他说:“我是配砂工,要是一天不拿铁锹,心里就没了底,就成了疙瘩。一天脱离了群众,就象断了线的风筝,迷失方向。”
工人们看着干部们一个一个都象普通工人的样子,兴奋地说:“这就好了,一代共产主义新人,就是从做普通劳动者开始培养起来的!”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啊!
干部离不开群众,群众离不开干部
曾经有人担心,干部参加劳动定工、定时、定量、定质,业务工作还能做好吗?首钢机械厂几个月的实践证明:干部参加劳动,能密切联系群众,直接依靠群众,工作能做得更好。
过去,有些人蹲在办公室里,订计划,拟方案,想办法,结果,这些冥思苦想出来的计划、方案、办法等等,拿到实际中就行不通,嘴上说得冒了泡也不顶用;现在和工人们一齐干,一切从实际出发,话就能说到点子上。革委会生产组,去年精简机构以后,由原来的六十多人减少到十人。他们一度忽视了参加劳动。每个月,靠打电话、听汇报,制订生产计划。尽管工作非常紧张,制订出的计划还是不切实际,工人群众很不满意。实行“四定”以后,他们通过天天参加劳动,了解了车间任务大小,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计划,分批下达。这样做工人很欢迎。机械厂革委会不久前接受一项品种多、配套复杂的生产紧急任务,由于生产组的干部熟悉车间具体情况,很快便把计划、图纸、毛坯一并交给了金工车间生产班组。这样,工人群众心中有底,动脑筋搞革新,提前十几天完成了任务。干部们深深体会到:当好干部,必须从“普通劳动者”做起;当不好普通劳动者,也就当不好干部。
实行“四定”后,首钢机械厂的干部们参加劳动的时间多了,当“普通劳动者”的时间多了,这就能够随时听到群众的呼声,摸到群众的脉搏,了解了很多情况和问题,为及时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解决车间的实际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革委会副主任、军队代表裴俊友在搪刨组劳动,看到一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情绪低落,工作处处谨慎小心,便多次找他谈心,交代党的政策,这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深受感动,说出了心里话,放下了包袱,积极地投入到革命竞赛之中。工人同志满意地说:干部到车间劳动就是好,我们真正看到了干部的作用。
干部下到车间,又劳动,又工作,真正打破了“官”和“老百姓”之间的界限,真正使干部和工人打成了一片,建立起无产阶级的崭新的干群关系。过去有的干部,不劳动,架子大,工人见了躲着走;现在看到干部和见到普通工人一样,见了面亲亲热热一起走。目前,在首钢机械厂,出现了一个干部离不开群众,群众离不开干部的动人情景。
本报工人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