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江山新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2-06
第5版()
专栏:阿尔巴尼亚通讯

江山新貌
英雄的、革命的迪勃拉,
如今光明普照你的群山!
新生的迪勃拉,
你在党的指引下,
二十五年来昂首阔步向前……。
(摘自阿尔巴尼亚民歌)在英雄的“山鹰之国”人民满怀豪情,庆祝祖国解放和人民革命胜利二十五周年的欢乐日子里,我们访问了阿尔巴尼亚东北部的迪勃拉区。今天,这个解放前极其落后的、地处深山的穷乡僻壤,在人民政权年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迪勃拉区人民用豪迈的劳动和勤劳的双手,把峰峦起伏的群山打扮得更加雄伟壮丽,气象万千。
开山劈岭绘宏图
我们乘车在迪勃拉区的山间公路上行驶。环顾山野,只见山腰间一条条水渠在阳光照射下,宛如一条条闪光的银带,沿着悬崖,穿过隧洞,蜿蜒地伸向远方。田野里,农业社的社员们带着丰收的喜悦,在紧张地收获庄稼和进行秋耕、秋播。在绿茵如毯的牧场上,肥壮的牛羊群游动着,硕果累累的果园送来了一阵阵浓郁的香气。
看着山乡这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陪同我们访问的区人民会议执行委员会的同志兴奋地向我们介绍说,解放以来,特别是在近年来热烈开展的国家生活和人的思想革命化运动中,这个区的农业劳动者为改变山区的面貌同大自然进行了英勇的搏斗。他们向荒山进军,向土地要粮,仅用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九六六——一九七○年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规定开垦荒地的任务。目前全区的耕地面积已经比解放前的一九三八年增加了一倍半。这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以来,全区已经开凿了总长达一百二十公里的六条大型水渠,以及十多条小型的水渠,修建了二十三座水库,从而使这个区灌溉面积达到全部耕地的百分之六十五。五年计划规定的全区扩大灌溉面积的任务用两年零六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目前,这个区的人民正在开凿出更多的水渠,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
汽车经过一阵行驶,把我们送到了正在修建中的富什—阿利水渠工地。筑渠的人们正在山腰间挥锤舞镐,开凿岩石,隆隆的爆破声震撼着山谷,引起阵阵的回响。我们攀登陡峭的山坡,来到渠道上。抬头仰望,悬崖峭壁,俯视山下,深谷幽底,使我们对筑渠的人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到钦佩。
工地上的人们告诉我们,为了尽快地建成这条二十七公里长的大型水渠,建设者们今年年初,在大雪封山、寒风凛冽的条件下,翻山越岭,勘测渠道,并且在二月初就动工修建。附近的农业社社员们踊跃地参加了这项工程,较远地区的一些农业社社员也发扬共产主义协作精神,自愿前来支援。这个水渠建成后,将对沿渠一带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起重大作用,使一千一百公顷的土地得到灌溉。根据设计,这条水渠将在一九七一年正式开始灌溉土地,但是为了增加粮食生产而昼夜奋战在工地上的人们,决心在明年就实现这一目标。
渠道在许多地方要沿着悬崖通过,这就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筑渠的人们誓叫高山为水渠让路。为了在巉岩绝壁间开凿隧洞,他们系着绳子,把自己吊在半山腰中,以惊人的魄力和毅力开凿岩石,使渠槽一寸寸地向前伸展。当地居民把这些飞悬崖、踏峭壁的英雄,比作壮志凌云展翅飞翔的“山鹰”。
施工队长库特·克拉希对我们说:“在丛山峻岭中开凿水渠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想到党和恩维尔发出的彻底改变山区面貌的伟大号召,想到我们今天流出的汗水将同未来的渠水一起浇灌这个地区的土地,培育出庄稼,加强祖国的力量,我们排除困难的决心就大了。不管岩石多硬,我们也能凿碎它!”曾经参加过许多水利工程的爆破手费佩里·卡里比说:“解放前这一带农村中的贫困、饥饿、落后的悲惨景象在我们脑海里记忆犹新。我们今天顽强地劳动,就是为了使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把山区彻底改造成富饶的粮仓……。如果敌人胆敢碰一碰我们祖国的河山,那时我们就要把水渠变成战壕,而我们修建的水渠滋育出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射向敌人的子弹!”
工地上有一个被大家亲切地称做“鹰之子”的十六岁的少年爆破手苏莱曼·霍查。他从十三岁起就参加了区里开凿水渠的工程。他在劳动中不畏艰险,勇敢顽强,曾荣获阿尔巴尼亚人民议会授予的劳动奖章。他豪迈地说:“我争取在最困难的地段工作。我要做山区老一辈建设者的接班人。”
富什—阿利水利建设者们表现出的革命和建设的豪迈气概,只是迪勃拉区人民改造大自然的无数英雄事迹的一例。他们的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的劳动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解放前百分之七十的居民都不能饱腹的迪勃拉区,早在前年就已经实现了粮食自给,并且向国家交售了三千二百公担余粮。从前一向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的这个区,在革命化运动中,破除了认为在当地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下不适合种植小麦的旧的传统观念,大大地扩大了小麦的播种面积,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收成。今年全区的小麦产量平均每公顷收获十八点八公担,超过原计划六点一公担。
祖国的骄傲
迪勃拉区的广大农业劳动者开山劈岭,修渠造田,描绘出了一幅崭新的图画;迪勃拉区的工人阶级在人民政权年代里建造工厂,开发矿山,使这幅图画更加美丽壮观。阿尔巴尼亚最大的铬矿石产地被誉为“祖国的骄傲”的布尔齐兹铬矿,就座落在这个区的丛山之中。
节日前夕的布尔齐兹铬矿更加洋溢着热气腾腾的劳动气氛。一辆辆斗车沿着架设在空中的钢缆,源源不断地把铬矿石从群山腰间的巷道出口运到山脚下,一辆辆载重卡车发着轰鸣把矿石运出矿区。总工程师托多·曼戈向我们介绍了矿区发展的历史。
解放前,布尔齐兹灌木丛生,沼泽遍地,冬季大雪封山,夏季蚊虫繁生,一片荒凉。解放后,当地的一个牧羊人在山上捡到了一块石头,他发现这块石头与常见的山石不同,于是他就把它交给了有关部门,经过鉴定,确认这就是铬矿石。布尔齐兹的铬矿最初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一九四八年二月,卢比克铜矿的三十名矿工响应党的开发祖国地下资源的号召来到这里。他们冒着大雪和严寒,在高山坡上搭起了帐篷,同当地的一些牧羊人和农民一起开始在山坡的表面采掘矿石。
在开发矿山过程中,困难很多,地质条件复杂,又缺乏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但这丝毫没能动摇矿工们的雄心壮志,他们在一九五○年终于开凿出了矿区的第一个山中的巷道,矿石产量逐年有所提高。
但是,布尔齐兹铬矿的发展后来却受到了现代修正主义的无耻阻挠和破坏。修正主义的“专家”在一九六一年初撤离时,留下了一份关于布尔齐兹铬矿勘探工作的所谓“结论”,上面写道:“分析开凿一系列探井所得出的材料,可以作出结论:布尔齐兹铬矿产地前景有限。”
英雄的阿尔巴尼亚工人阶级和工程技术人员没有被这些外国“权威”的“结论”所吓倒。他们遵照劳动党和恩维尔·霍查同志的教导和指示,依靠在生产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毅然地担负起勘探新矿层的全部任务。缺少钻井机械,他们就把旧的设备加以整修来代替。为了加快钻探的速度,他们从矿区的具体条件出发,几次冲破了外国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技术资料所规定的陈规戒律,终于发现了新的矿层。事实证明,布尔齐兹的铬矿并不是
“前景有限”,而是一个有很大发展前途的铬矿区。今天,布尔齐兹的铬矿石的产量已经比一九四八年增加了三十倍。工人们在谈到修正主义的破坏阴谋时,气愤地说:如果按照他们的“结论”办事,布尔齐兹铬矿早就该关闭了。
规模宏伟的布尔齐兹铬矿使迪勃拉区人民感到骄傲。迪勃拉区在人民政权年代的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他们更加自豪。解放后,这个区还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电力、金属加工、建筑材料工业,以及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现在全区工业战线用不到四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创造出这个区一九三八年全年的工业生产总值了。
紧握镐和枪
迪勃拉区人民在以丰硕的革命和建设成果欢庆祖国解放和人民革命胜利二十五周年的时候,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回忆这个区的人民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光荣斗争历史,缅怀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激励人们发扬革命的战斗传统,保持饱满的劳动热情,和对敌人的高度警惕。
我们来到高山中的卢拉,看到当地军民正在山中进行军事训练。他们中间有人民军指战员,有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老游击队员,有青年民兵,甚至有十几岁的少年儿童。他们个个英姿飒爽、斗志昂扬。
一位老游击队员指着当年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构筑的工事,向我们讲述了游击队员英勇战斗的事迹。他坚决地说:“没有枪杆子,就没有今天阿尔巴尼亚的人民政权。只要世界上存在着帝、修、反,我们就手执武器随时准备投入保卫人民革命胜利果实的战斗!”
老游击队员的话,正是迪勃拉区人民和全体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发出的一手拿镐、一手拿枪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共同的豪迈誓言。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