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甘肃根沙大队革委会创办毛泽东思想夜校 藏族贫下中农如饥似渴学习“老三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2-21
第4版()
专栏:

  甘肃根沙大队革委会创办毛泽东思想夜校
  藏族贫下中农如饥似渴学习“老三篇”
本报讯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完昌公社根沙大队革委会,一直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革委会成员处处带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农奴出身的革委会主任虎万玛,学在前,用得活。一九六八年十月,在虎万玛的倡导下,大队革委会开办了毛泽东思想夜校,组织贫下中农社员集体学习毛主席著作。虎万玛亲自担任夜校教师。夜校以“老三篇”为基本教材,还请老贫农讲部落史、家史,忆苦思甜,进行阶级教育。
虎万玛工作积极,但是不大注意工作方法,群众给他提了些意见。他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他主动在夜校进行自我批评,斗私批修,积极改进工作方法。从此以后,凡是决定和处理比较重要的问题,他都要召集领导班子讨论,同群众商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大队革委会的其他委员,也经常在夜校用“老三篇”对照检查自己,在群众中亮私斗私,得到群众的好评。
在革委会成员的带动下,这个大队的藏族贫下中农社员纷纷争着上夜校,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双目失明的老贫农地拉,也拄着拐棍进夜校学习。社员切强甲,过去放牧不积极。他自从进夜校学习了“老三篇”以后,认识到自己是为革命放牛,心明眼亮干劲大。耕牛使役多,单靠白天放牧很难抓好膘。切强甲学习了“老三篇”,想到夜牧是个好办法。但是夜里牧场上常有恶狼出现,天气又冷,困难很多。切强甲不畏艰难,每天从夜校回来,一个人悄悄地把牛赶到牧场上去放牧,风雨无阻。有个时期,连阴雨整整下了九天九夜,他一直在牧场上,人不回家,牛不归圈,怀里揣着糌粑团团,饥了就啃几口。雨夜里,他打着伞放牧,嘴里不断地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就这样,他用毛泽东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使牛得到足够的水草,头头长得膘肥体壮。
过去,根沙大队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下,农牧业生产遭到了很大破坏。那时,粮食亩产量只有几十斤,全大队只剩下两千多头牛羊,年年吃国家的返销粮。一小撮阶级敌人疯狂地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企图复辟资本主义。在夜校办起来以后,他们又恶毒地攻击夜校,说什么“上夜校不顶饭吃”。广大贫下中农深深懂得,这是一场尖锐的阶级斗争。他们在夜校里开展了革命大批判,上批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工分挂帅”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谬论,下揭一小撮阶级敌人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滔天罪行,提高了社员群众的阶级斗争觉悟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
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根沙大队的面貌正在迅速改变。今年,根沙大队虽然遭了雹灾,农牧业生产仍然获得了好收成。粮食和油料自给有余;各类牲畜繁殖成活率都较往年高,净添了一千多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