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南滚龙沟大队连续六年粮食亩产超千斤 贫下中农在总结经验时说:我们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活学活用光辉的“老三篇”,靠的是学大寨为革命种田的思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2-22
第6版()
专栏:

  南滚龙沟大队连续六年粮食亩产超千斤
  贫下中农在总结经验时说:我们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活学活用光辉的“老三篇”,靠的是学大寨为革命种田的思想
据新华社石家庄二十一日电 河北省平山县寨北公社南滚龙沟大队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以大寨为榜样,坚持活学活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狠抓人的思想革命化,牢固地树立为革命种田的思想,在持续五年获得粮食平均亩产超过千斤的基础上,今年又战胜春寒、夏旱、秋涝等自然灾害,在山坡沙地上夺得了特大丰收,全大队平均亩产粮食一千四百二十多斤。
南滚龙沟大队地处太行山区,过去是个穷山恶水、十年九灾的穷山沟。一九五七年以前,这个大队每年要靠国家供应粮食五、六万斤。一九五八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这个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劈山凿石,整修梯田,一跃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八百多斤,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七万三千斤余粮,摘掉了穷困落后的帽子。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极大地鼓舞了南滚龙沟的贫下中农。一九六四年,全大队的粮食平均亩产突破了千斤关。在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南滚龙沟的贫下中农和广大社员群众,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进一步提高,为革命种田的思想更加牢固,从而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出现新的跃进,粮食产量一年高过一年。
今年南滚龙沟的特大丰收,是在连续战胜三次比较大的自然灾害以后夺得的。入春后,由于天气寒冷,小麦返青推迟了一个多节令。为了促使小麦及早返青,全队男女老少齐上阵,投入锄地保温的抗灾斗争。贫农女饲养员卢玉梅,一个人喂着十八头牲口,已经够忙了。但她每天都要主动挤出时间下田锄地。后来,她得了病,就让她的孩子把药熬好送到麦地。她在地头喝完了药继续干活。社员们劝她回家休息,她笑笑说:“为了革命,死都不怕,这点小病算不了什么!”广大社员就是这样,以革命加拚命的精神,苦干实干,很快把全部麦田锄了三次,保证麦苗茁壮生长。由于广大社员的艰苦努力,春寒被战胜了,小麦获得了大丰收。刚刚战胜了春寒,紧接着又遇到了夏旱。当时,河水断流,浇地无水,长得茂盛的玉米苗都枯黄了。在抗旱保苗的斗争中,社员们靠着自己的肩膀,把一担担的水运上山坡,浇灌小苗,终于战胜了干旱。旱象刚刚解除,社员们又迅速投入排涝防洪的斗争,战胜了连阴雨。就这样,经过一年来的接连苦战,这个大队又夺得了玉米平均亩产八百多斤的好收成。
南滚龙沟大队贫下中农说:“我们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靠的是学大寨为革命种田的思想。”人称铁汉子的第四生产队长李二保,曾经为劈山造田负过三次重伤,几次昏死而复生。今年麦收中,他的腿又被砸伤了。但他仍不肯歇工,拄着拐棍,坚持上山割麦子。
南滚龙沟的贫下中农,在与大自然斗争的同时,还经历了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的考验。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一小撮阶级敌人曾经一次又一次刮起“重副轻农”等资本主义复辟妖风。在劈山造田时,一小撮阶级敌人胡说什么:“劈山修田是赔本买卖,不如搞副业赚钱多。”广大贫下中农牢记毛主席关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伟大教导,坚定不移地向阶级敌人和各种资本主义倾向进行斗争,并狠批大叛徒刘少奇的“金钱挂帅”等黑货。社员们说:“为革命开山造田是正道,为赚钱弃农经商是邪路。赚钱越多,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越远。”他们用老愚公搬山的精神,在山头上修出了十三亩水浇地,为获得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