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郎溪县革委会认真改进工作方法 精简会议表报 实行面对面领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2-24
第2版()
专栏:

  郎溪县革委会认真改进工作方法
  精简会议表报 实行面对面领导
新华社合肥二十三日电 安徽省郎溪县革委会成员遵照毛主席关于“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的伟大教导,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对基层革委会实行面对面的领导,推动了全县革命和生产的蓬勃发展。
郎溪县革委会成立后,一度出现会议多、文件多、电话多,领导成员深入实际少的现象。革委会成员通过学习毛主席关于领导方法的光辉论述,认识到单凭会议、文件指导工作,是一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于是,他们决心克服“五多”现象,走出办公室,扎根群众中,对基层革委会实行面对面的领导。
在坚持面对面的领导过程中,郎溪县革委会采取了以下三种方法:一、革委会成员经常学习“老三篇”和毛主席关于群众观点的教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和依靠群众,提高扎根于群众之中的自觉性。二、他们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群众落后论”、“入党做官论”,认识到新生的革命政权,只有树立革命化的领导作风,紧密地联系群众,坚定地依靠群众,才能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们大刀阔斧地精简了机构,精简了会议、文件、电话和报表,纷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些必要开的会议,也尽量搬到下面去开,在群众帮助下形成决议,就地发动基层革委会成员和群众贯彻执行。三、革委会成员经常深入基层蹲点,那里有问题就到那里解决,那里有经验就到那里去总结,并且带着面上的问题到点上进行调查研究,又把点上的经验拿到面上推广,做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
一年多来,郎溪县革委会成员坚持实行面对面的领导,尝到了很多甜头。他们体会到,实行这种工作方法,能够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情况明,决心大,处理问题更加符合实际。今年七月,这个县遭受洪水袭击,内涝严重。当时,有些干部和社员对战胜自然灾害信心不足。县革委会主任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到受灾最重的建平公社蹲点,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干部和社员群众学习大寨人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树立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大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全力排涝、抢种,结果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全公社八千亩受涝水田全部补栽上晚稻。县革委会及时传播了建平公社战天斗地的事迹,对全县人民鼓舞很大。他们以建平公社为榜样,千方百计排涝、抢种,夺得了农业生产的丰收。
毕桥公社阶级斗争尖锐复杂,是全县有名的“老大难”单位。今年七月,县革委会的两个常委到这个公社蹲点,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四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发现一小撮阶级敌人利用资产阶级派性,兴风作浪,破坏革命和生产。于是,就组织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狠批刘少奇散布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大谈资产阶级派性的危害,大摆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很快把隐藏得很深的一小撮阶级敌人挖了出来。广大干部和群众乘胜前进,狠抓革命,猛促生产,迅速改变了这个公社的面貌。县革委会抓住这个典型,及时在全县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斗、批、改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