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根据知识青年特点 深入细致做好教育工作——阳高县许家园大队党支部对插队落户知识青年再教育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2-25
第2版()
专栏:

  根据知识青年特点 深入细致做好教育工作
  ——阳高县许家园大队党支部对插队落户知识青年再教育的经验
山西阳高县罗文皂公社许家园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指示,根据插队落户知识青年的特点,认真负责地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做到在思想上教育好,劳动上帮助好,生活上管理好,使知识青年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健康地成长。
抓好活思想,过细做工作
去年十二月,许家园大队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关于“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伟大教导,象迎亲人一样,敲锣打鼓,把三十一名知识青年接到队里。知识青年初来农村时,热情很高,劲头很大,一致表示要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同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前进,立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不久,有些知识青年暴露出怕苦怕累、不安心农村的思想。
有几个女知识青年刚到农村时,学习认真,做活泼辣,很受群众欢迎,以后慢慢地情绪低落下来,出勤减少了。党支部发现后,立即找她们谈心,摸清了她们情绪低落的原因,是由于受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群众落后论”的影响。她们看到农村中两条道路斗争的复杂情况,看到少数农民存在着某些旧思想、旧习惯,就错误地认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没有多大必要。针对这些活思想,党支部便组织她们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和关于坚决依靠贫下中农的有关教导,批判刘少奇的“群众落后论”,帮助她们正确地认识农村阶级斗争的规律,认识广大贫下中农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有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对于农民中的某些缺点,必须正确对待。这几个女青年在提高觉悟以后,自告奋勇地到了斗争最复杂、生活最艰苦的水泉沟生产队落户。到队后,她们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同时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组织铁姑娘突击队,成了水泉沟的一支很活跃的力量。
许家园大队党支部从这件事认识到:只要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对待知识青年的思想反复,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就能不断掌握他们思想改造的脉搏,把每一次反复变为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要管好生活,更要管好思想
知识青年刚到大队时,党支部针对他们从小生活在城市,吃现成饭,穿现成衣,到农村后一是吃不了苦,二是不习惯,三是不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情况,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他们加强管理。党支部除派专人帮助他们安排生活,管理伙食外,还发动贫下中农帮助和照顾他们,使他们深深感到贫下中农的温暖,逐渐和贫下中农建立感情,增强了他们扎根农村的决心。帮助知识青年管好生活,这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管好他们的思想,用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他们两条路线斗争觉悟,狠抓思想领域里的阶级斗争,促使他们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知识青年张慕义,抱着“下来是为了上去”的想法来到农村。她认为将来选拔大学生、工程技术人员要从工人、农民中挑选,现在在农村干出一番成绩来,将来上大学、当干部就有把握了。因此,她开始还比较积极,但由于身在农村,心在城市,没有多久,情绪就低落下来。党支部和贫下中农发现后,就及时找她谈心,引导她亮私斗私,批判刘少奇的“读书做官论”、“下乡镀金论”等修正主义谬论,使她认识到“下来是为了上去”的思想是刘少奇“下乡镀金论”的余毒。她激动地说:“刘少奇的‘下乡镀金论’就是让我们踏着农民的肩膀往上爬,这是一条修正主义道路,我们决不能走。”她坚决表示:一定在农村安下心,扎下根,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改造一辈子世界观。从此以后,她不怕苦,不怕累,学习、宣传、劳动处处走在先。贫下中农称赞说:“慕义象咱们庄户人啦!”
不是为增添劳力,而是为培养革命接班人
知识青年经过几个月的劳动磨练,脸晒黑了,胳膊腿练硬了,贫下中农能干的活,有的他们也能干了。这时,有些知识青年产生了劳动好就是接受再教育好的思想苗头,有些社员也说:“知识青年再锻炼几年,就是咱们村的强劳力了!”
大队党支部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即组织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和“阶级斗争是青年的一门主课”等伟大教导,介绍了本大队阶级斗争史,大家一致认识到: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绝不是仅仅为农村增添几个劳动力,而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可靠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是防修反修、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江山永不变色的百年大计。
知识青年们提高认识以后,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更加积极,更加主动了。春节前夕,《人民日报》刚发表了定襄县二十五名知识青年春节不回家的倡议,队里有一个过去干过伪村长的坏家伙,假惺惺地凑到知识青年跟前挑拨说:“我们这儿有个习惯,在外地的人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大队为什么不放你们假?”青年们马上戳穿了这个家伙的阴谋,对他进行了批斗,使这个家伙不得不低头认罪。
他们把劳动看成是向贫下中农学习的好机会,拜老农为师,向老农学习,在贫下中农帮助下,成立了“三结合”科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品种、施肥、密植等对比试验,成功地试验出二十个项目,其中新引进的“反修高粱”亩产达到九百六十斤,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踩出了一条新路。
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在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过程中,有的社员和干部,认为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思想比较落后的青年不好办,对教育他们缺少信心。大队党支部针对这个问题,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的伟大教导,对出身剥削阶级家庭、思想比较落后的知识青年,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认识到对这些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确是比较困难,是要多做一些工作,但他们的大多数还是要革命的,愿意接受再教育的,只要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地做工作,就一定能够把他们教育好。
有一个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后,背了家庭出身不好的思想“包袱”,情绪低沉,顾虑重重,认为“这一辈子完了!”队里有个反革命分子乘机煽动他请假回家休息。大队党支部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向这个青年宣传党的政策,肯定他接受再教育的成绩,指出他的弱点,让他正确对待家庭出身和个人前途。他很受启发,勇敢地揭发了阶级敌人的罪恶阴谋,还坚决表示要和反动家庭划清界线,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改造思想,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许家园大队党支部对待思想暂时落后的知识青年,注意发现和表扬他们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增添前进勇气,尽快克服缺点,变后进为先进。
山西省阳高县革命委员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