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摄胸怀朝阳闯新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2-25
第2版()
专栏:

  摄胸怀朝阳闯新路
今年秋天,河南安阳市西郊公社东梁村大队的棉花又获得了历史上空前的大丰收,广大社员在喜摘丰收棉花的时候,连声称赞知识青年邢爱萍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大搞棉花科学试验的一份贡献。
提起回乡知识青年邢爱萍来,村上贫下中农都热情地称赞她是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好青年,为革命大搞棉花科学试验的小闯将。还在一九六二年夏天,刚念完初中的邢爱萍,就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从学校回到自己的家乡东梁村大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决心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看到大队的土质不错,水利条件也比较好,但由于没有采用科学种田的方法,棉花平均亩产只有四十多斤,于是她和四个与她年龄差不多的姑娘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和贫下中农的帮助下,组织了一个棉花科学试验小组,大搞棉花高产试验。
一九六四年春天,邢爱萍和四个伙伴正式开始搞棉花试验,由于经验不足,失败了。她们总结了经验教训,第二年,她们又鼓起勇气重新进行了合理密植和科学管理的试验。正当她们满怀胜利的信心,精心进行棉田管理的时候,一些保守思想严重的人开腔了:“几个学生,劲大没本领,去年没搞成,今年也成不了。”小邢毫不动摇,领着大伙打开金光闪闪的毛主席著作,一字一句地学习毛主席的谆谆教导:“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贫下中农也热情地鼓励她们继续进行试验。毛主席的教导,贫下中农的鼓励,给她们增添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她们把田间当战场,向各种困难进行了顽强的战斗。炎热的夏天,她们整天站在齐腰深的棉花地里,剪空枝,打边心。火热的太阳晒得她们浑身流汗,湿透了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但她们不怕烈日晒,不怕热汗流,从早到晚忙个不闲,经常中午顾不得休息,连饭也忘了吃。群众心疼地说她们成了
“棉花迷”了。就这样,她们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五亩棉花试验田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七十斤,创造了大队棉产最高纪录。一九六六年在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她们又遵照毛主席“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的教导,继续进行宽垄密植试验。这一年入伏后,雨水特别多,棉花出现了严重落蕾、落桃现象。这个时候,她们就带着科学试验中的问题,更自觉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更虚心地向贫下中农学习,把有经验的老贫农请到试验田,召开现场“诸葛亮会”,在老农的具体指导下,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很快刹住了落蕾、掉桃现象,秋后平均亩产皮棉又比丰产的一九六五年提高百分之九点二。她们迎着阶级斗争的风浪,战天斗地,在一九六七年到一九六九年三年中,继续进行宽垄密植和科学管理的试验,棉花产量逐年提高,今年棉花亩产皮棉高达二百五十四斤。
(据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