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西村大队革委会采用“请上门”“走出门”办法 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2-25
第3版()
专栏:

  西村大队革委会采用“请上门”“走出门”办法
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工作
据新华社济南电 山东省威海市崮山公社西村大队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的伟大教导,经常采用“请上门”和“走出门”的办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断促进领导班子革命化,进一步加强了革委会同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
大队革委会经常把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老党员“请上门”,让他们对革委会干部定期进行讲评。有一次,大队革委会有个成员说,文化大革命以来,大队粮食年年增产,可以在粮食耕地上发展些果业,以便增加经济收入。针对这件事,一些老贫农、老党员一针见血地指出:栽种果树,占用粮田,这是一种“重钱轻粮”的资本主义倾向。革委会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的伟大指示,深刻认识到,“重钱轻粮”,把粮田种上果树,这是关系到走什么路,执行什么路线的大问题。通过学习统一认识之后,大家一致否定了那个错误的意见。
除了采取定期“请上门”的办法听取群众意见,及时改进工作外,大队革委会的成员还经常采用“走出门”的办法,随时随地征求群众的意见。他们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同广大社员一起劳动,一起办学习班,一起斗私批修。在同群众的广泛接触中,他们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时时做“有心人”,注意倾听群众的各种意见。到了晚上,他们把群众的各种批评和建议带到革委会召开的“碰头会”上,进行研究,改进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