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先抓好三分之一,再及其余 霍丘县革委会改进工作方法,大大加快了斗批改步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2-28
第2版()
专栏:

  先抓好三分之一,再及其余
  霍丘县革委会改进工作方法,大大加快了斗批改步伐
本报讯 安徽省霍丘县革命委员会在认真落实党的“九大”各项战斗任务中,为了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采用了全面规划,先抓好三分之一的单位,再及其余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加快了斗、批、改的步伐。
有一个时期,有的同志为了加快斗、批、改的步伐,就把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并采取半月突击或二十天突击的方法去完成。可是结果并不理想,有的出了“夹生饭”,有的搞成“半拉子”。
原因在那里?革委会成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遵循毛主席的教导,联系前一段的工作经验,大家认识到,斗、批、改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一个一个工厂,一个一个学校,一个一个公社地过细地做工作。全面铺开,势必分散兵力、精力。结果,样子象抓,但伸着巴掌握得不紧,不能抓好,不能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于是,他们改变了以前的作法,集中兵力首先抓好三分之一,一个一个工厂,一个一个公社,一个一个学校,一个一个单位抓。到了一个单位以后,也是一个一个问题地解决。在力量安排上,他们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在农村首先抓好三分之一的大队,在城镇则首先抓好三分之一的工厂、学校和机关。这样做的结果,使一些先行的单位积累了经验,然后逐步推广。
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不要全面动手,而应选择强的干部在若干地点先做”的教导,到计划先抓的三分之一的单位去蹲点。除县革委会常委中的群众代表回到原单位去参加劳动,并把本单位作为一个“点”来抓以外,县革委会的两位副主任,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到公社和生产大队去蹲点。坚持革委会机关日常工作的各组,也都就近建立了“点”。主持日常工作的主任、副主任,多数都有自己的挂钩单位。他们在点上和群众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由于先抓的三分之一的单位有干部在那里帮助工作,就便于及时掌握运动的进程,从而使工作做得更加扎扎实实,防止了“夹生饭”。
用典型引路,是县革委会坚持采用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农村工作中,他们运用本地区农业学大寨的红旗三口塘大队的先进事例,推动农村斗、批、改的工作。在落实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和“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中,运用了“红旗”大队的典型开路。在战胜自然灾害方面,他们运用了马湾大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生产自救的先进事迹,推动了全县这方面的工作。在赛革命、赛团结、赛进步方面,他们树立了一贯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在生产上节节高质高产,并提前三个半月进入一九七○年的县酒厂这个典型。在加强团结、落实政策工作中,他们树立了县药材公司这样的样板,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大团结和落实政策工作的胜利进行。在斗争实践中,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典型,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使三分之一中产生出来的经验,成为推动全盘的一股强大力量,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革命群众称赞说:活典型,看得见,摸得着,学起来好学,做起来好做。
县革委会还遵循毛主席关于“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的教导,十分重视一个一个地解决“老大难”单位的问题。有一个大队,在一个时期内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县革委会两位副主任就亲自抓,并有三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帮助解决问题。由于抓得紧,抓住不放,过细地做工作,就迅速煞住了资本主义妖风。他们抓“老大难”单位的结果是:使原来有的“老大难”单位跃进到先进行列,有的“老大难”单位迅速改变了面貌,有的正在改变面貌。
霍丘县革委会在解放军支左人员帮助下,由于首先扎扎实实抓好了三分之一,这就更有效地解决了人少事多面广的矛盾,在三分之一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战果,有计划地、逐步地推广到三分之二,使全县革命和生产发生了新的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