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卖牛”的创作及其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7-23
第4版()
专栏:

  “卖牛”的创作及其演出
林杨 石丁
一 探索的开始
当我们春季作巡回公演,抵达晋绥边区(属西北解放区)临县城时,正逢旧历二月的骡马大会,四乡农民都蜂拥前来,赶这春节后第一个热闹的集市。我们自己感到,要是单纯演出原有的节目,最多只能起一点红火市场的作用。应该使我们的戏剧艺术,和骡马大会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尽可能在经济战线上起一些战斗作用,同时,临县贸易局——骡马大会的主管机关——同志,也要求我们把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反映到艺术中来。于是,我们就决定尝试一下。然而,在临县逗留的三天中,要演出五场戏,最感困难的,是时间太成问题。经过研究,第一天抽出了一个同志,到骡马大会的主管机关,去访问了一些市场全面的情况和若干实例,晚间演出完毕后,他就向全体搞写作的同志做了报告,大家马上进行研究,从全部材料,找出了几个中心问题,作为写作中心,然后大家自愿结合了几个写作小组,第二天便写出了两个化装演唱,和一个小型秧歌剧“卖牛”,第三天就分别演出了。这些个东西,从写作到排演,合计不过半天都是从百忙中硬挤出来的,比如吃饭前后,等待开饭的空隙,化装后上场前,牺牲睡眠等等,时间是如此的匆促,若就戏论戏,那缺陷很多,至少是粗糙,然而,从这次写作到演出过程中,我们却探索到一些新问题……
二 “卖牛”的内容
“卖牛”的主题,是批评骡马大会上“畜牙子”(买卖牲口中间的经纪人,多是城乡游民),揭破他们剥削欺骗买卖主;原来在骡马大会之前,临县贸易局,即召集所有“畜牙子”开了会,经他们自己民主讨论,决定取一分“牙佣”(一百元取一元佣钱),取卖主不取买主,贸易局并将这决定印成布告,张贴在牛马市场,但仍有个别“畜牙子”,暗中照旧行事,不按规定,两头(买主卖主)取佣,甚至从中敲榨,有些农民群众,因为不知道贸易局规定,吃亏的不在少数,形成好牲口卖不出好价,或者掏了高价,买不着好牲口。诸如此类扰乱市场情形,对农民群众受害不浅。………
三 创作者和表演者统一
这个创作一开始,就有点别开生面,我们四个人(郑英苗波和我们两人)根据初步了解的材料,研究了表现中心和人物及表现方法后,还未着笔,即分配了角色,由林杨饰卖牛人,郑英饰买主,石丁饰“畜牙子”甲,苗波饰“畜牙子”乙。大家共同到贸易局去了一次,更具体的访问了对“畜牙子”的政策,及实际执行中问题的症结,并自己利用时间,分散到牛马市场去,找买卖主及“畜牙子”个别谈话,研究观察生活和人物,每个人根据自己角色,专门收集与自己有关的材料,特别是动作和语言。然而,由于时间过于短促,七拼八凑的约摸有三个钟头,综其所获,政策方面,只做到极概念的了解,生活、人物语言动作方面,只有极浮浅的表面印象,因此,剧本很难写下去,在无可如何下,又邀了骡马大会贸易股负责人车宽同志,请他参加意见共同进行创作。
四 与群众共同创作共同演出
这时,掌握政策的人有了,掌握创作方法与创作技巧的人有了,当我们五个人(车发宽同志在内)再次研究剧的中心内容时,发现剧中,须要有一个政府工作人员,最后出场解决纠纷。在取得车发宽同志的同意下,便马上增添了一个工作人员,并且就请他担任了。当着笔“写”时(不是一个人写,也不是各个角色分开自己写,而是五个人坐在一起,根据每段戏所欲表演的中心内容,按照自己角色剧中的任务,在“对词”中,演员自己临时编唱词和对话,其他演员大家觉得可以,那个演员自己就把它写下来),但写着写着,发现一个大难题,关于“畜牙子”这个人,他有许多特有的“行话”、习惯、动作(表情)不是摆得恰为其份,于是便又邀请了“畜牙子”们的头儿李月昌(“畜牙子”们自己民主选举的),和老@家王德胂(他当了三十多年“畜牙子”)二人来参加。在排演中,我们发现真“畜牙子”的那些生动的表情动作,和极其丰富的语言,不是一时半刻所能学会的,至于要想学得好,更是不容易;研究的结果,抽出了我们饰“畜牙子”的演员,动员李月昌、王德胂二人演,经过一翻说服后,他们终于同意了。在排演中,李王二人不但本角色表演得很生动,同时,他们还指导其他演员如何表演买、卖主;在他们建议之下,全剧并增添了“畜牙子”之间,互相包庇互相排挤的内容,使得全剧更生动完整了。其所以能做到这样,我们认为是政策、创作方法与创作技巧和生活实际结合的结果,而其结合的关键,在于我们从工作中,探索到一个与群众共同创作,与群众共同演出的新的途径。
五 “卖牛”演出以后
“卖牛”演出以后,一般赶集的农民,立即传开了关于“畜牙子”取佣的决定,也知道了“畜牙子”骗人的鬼门坎,好些人说:“咱们再不上他们的当了”;看戏观众一致的反映:“畜牙子”就是这个样,演得可神咧(象极了之意)!当剧中“畜牙子”(老@家王德胂饰)说最后一段话,劝戒“畜牙子”要老老实实,不要按旧脑筋办事时,台下看戏的几十个“畜牙子”,大家齐声说:“对着咧!………咱们就得按民主讨论下的办,不能再胡日鬼子。”参加创作和演出的“畜牙子”李月昌说:“就是要老实哩,不了,老百姓做买卖,就不要咱这号子人了!”老@家王德胂更意味深长的说:“今天我说合了一宗买卖,卖价是一万六,卖主给我二百元‘牙佣’,我说‘不能要’,卖主说:‘你忙了半天,多吃个把饼子吧’,我说:可不,我们有民主决定,一万六只取一百六‘牙佣’,多一个钱也不敢要,这阵(现在的意思)再按旧脑筋办事,走到哪里也是个吃不开。”贸易局参加共同创作和演出的车发宽同志,更满心满意的说:“这可比咱们贴布告宣传政策强百十倍哩!我在咱贸易局还负责文化娱乐工作,日前就不知道剧本是怎写的,今天还学会了一点本领……。”
(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