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抓点要充分依靠群众 栗子房公社革委会积极改进领导作风,克服包办代替现象,调动群众积极性,使典型经验不断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14
第1版()
专栏:

抓点要充分依靠群众
栗子房公社革委会积极改进领导作风,克服包办代替现象,调动群众积极性,使典型经验不断提高
据新华社沈阳十三日电 辽宁省庄河县栗子房公社革委会在解放军支农人员帮助下,遵照毛主席关于“要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的伟大教导,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用毛泽东思想引导群众,集中群众智慧,使典型经验不断提高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全公社斗、批、改运动的深入发展。
栗子房公社革委会成立后,积极改变领导作风,满腔热情地深入群众抓点,取得经验,指导全面。但是,由于部分同志过分强调抓点干部的作用,忽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曾走过一段弯路。去年春天,公社革委会派人到跃进大队抓革命大批判试点。抓点干部急于拿出经验,没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处处包办代替,出现了开会他布置,讨论他主持,批判他出题,经验他总结的倾向,形成了干部等,群众看,他们不在没法干的被动局面,使这个大队的革命大批判运动一度呆呆板板,总结不出经验来。
解放军支农人员发现这个问题后,便帮助抓点干部重温了毛主席关于“要放手发动群众,让群众自己起来革命,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的伟大教导,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群众落后论”,认真回顾了文化大革命中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在抓点工作中,是自己划框子、定调子,让群众跟着走、照着办,还是用毛泽东思想把群众武装起来,发动起来,充分发挥群众的革命创造精神,这不仅仅是个方法问题,而是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是执行什么路线的根本问题,从而增强了干部在抓点工作中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认识提高以后,抓点干部立即深入田间、地头、家庭、院落,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参谋,一边自觉斗私批修,一边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各种活思想,组织群众活学活用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很快提高了群众对开展革命大批判意义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一场革命大批判的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群众发动起来以后,抓点干部特别重视及时发现和认真扶植群众创造的新生事物。他们在下栗房小队发现五名贫农青年自动组织起来,深入家庭、院落发动老弱病残人员参加大批判的做法很好,立即热情支持,并且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把他们的经验在全大队进行了推广,及时把革命大批判的战场摆到了家庭、院落当中。同时,抓点干部还十分注意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群众。革委会副主任姜义殿在郑屯生产队,发现部分群众在大批判中结合斗私不够主动,出现了“会上批判千百遍,个人思想不沾边”的倾向。他便以身作则,结合批判刘少奇的“三自一包”,狠斗了自己由于中“刘毒”产生的各种私心,给群众做出了榜样。群众也很快把批修和斗私结合起来,使革命大批判触及到每个人的灵魂。
栗子房公社革委会在解放军支农人员帮助下,由于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使典型经验不断提高和完善,群众称赞这样的经验,看得见,摸得着,学起来容易,用起来效果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