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在解放军这所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里锻炼成长——大专院校毕业生在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炼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15
第2版()
专栏:

在解放军这所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里锻炼成长
——大专院校毕业生在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炼的故事
“革命需要我就干!”
一九六八年年底,华南农学院毕业生邬凤招,满怀战斗豪情,来到人民解放军广州部队某部生产基地劳动锻炼。一年来,她在解放军战士的帮助下,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观,农场把她分配到那里,她就在那里全心全意地干革命,受到了指战员的热烈称赞。
邬凤招从城市来到部队农场后经受的第一个考验,就是过劳动“关”。开始几天,她咬着牙坚持和战士们一起干,过了十多天便感到有些支持不住了。心想:这一“关”真不好过啊!连长发现了她的活思想,就找她谈心,和她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一起忆苦思甜,鼓励她在艰苦的劳动中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连长的帮助下,邬凤招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她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读书做官论”和“劳动镀金论”等反革命谬论,决心在艰苦的劳动中锤炼出一颗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从这以后,那里艰苦她就到那里去,那里的活最重最脏她就抢着干。在抢收抢种的大忙季节,邬凤招刚插了两天秧,她的手指就磨破了。排长劝她回去休息,她怎么也不肯走。
不久,邬凤招被调到了炊事班。当炊事员,工作又苦又累,这对她又是一个新的考验。她重温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决心以张思德为榜样,当好人民的勤务员。腊月天,邬凤招每天冒着呼啸的北风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她把这个艰苦的工作看成是磨练自己革命意志的好机会,天蒙蒙亮就把水池的水挑得满满的。她还和同志们一起,克服种种困难,改进炉灶,为国家节约了煤炭。
邬凤招到炊事班不久,领导上又分配她去喂猪。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她说:“我要向解放军学习,革命需要我就干!”开始,既没有猪棚,又没有养猪饲料,但她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她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的教导,亲自到十多里路外的高山上割茅草、砍木头,自己动手盖猪棚,远走二十多里路去找猪菜。不久,有六头猪得了病。邬凤招日夜守在猪舍里,细心地进行观察,还冒着大雨到远处高山上去采药。草药采回来后,熬成汤,一口一口地去喂猪。在她的精心治理下,终于把这六头病猪治好了。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邬凤招把连里二十多头猪养得又肥又壮,深受同志们的赞扬。
在劳动中努力改造世界观
南京航空学院毕业生苏和平,一九六八年来到解放军济南部队某部农场,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经过一年多的劳动锻炼,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久前光荣地出席了农场所在部队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苏和平到农场以后,把自己同解放军战士比较,深深感到自己在思想革命化上有很大的差距,他决心以解放军为榜样,使自己来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
可是,要彻底改变旧思想并不容易。有一天,苏和平看到厕所里堆满了粪便,刚想动手打扫一下,一股扑鼻的臭味钻进鼻子,他赶紧用手帕捂着鼻子跑了出来。正在这时,一个解放军战士来到厕所,拿起粪勺,一勺一勺掏起大粪来。苏和平顿时感到脸上发烧,立即跑进厕所,拾起粪勺,同那个解放军战士一起把厕所打扫得一干二净。从此以后,苏和平自觉地在改造世界观上狠下功夫,经常主动地拣脏活重活干。同志们劝他注意休息,他却意味深长地说:“我要在艰苦的劳动中,挖掉修正主义的毒根,挖掉个人主义的私根,让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在头脑中深深扎根。”
一九六九年年初,苏和平到利渔村执行打盐井任务。有一天,他值夜班换钻机钻头时,不小心把螺母掉到了泥浆里。由于几天的紧张劳动,他已累得腰痠腿疼。这时他想,还是让工人师傅想办法捞吧。这个念头刚一露头,他立即意识到这是怕脏怕累的坏思想又抬头了。于是,他立即脱去棉衣,挽起袖子,把手伸到寒冷刺骨的泥浆里去捞螺母。时间一久,冰冷的泥浆浸得他从手指到肩膀都麻木了。但他咬着牙在泥浆里摸索,终于把螺母捞了出来。接着,他用冷水冲了冲手臂,披上衣服,又和大家一起干了起来。
苏和平就是这样,通过劳动,努力改造世界观;世界观的逐步转变,又使他自觉地为革命在劳动中一往无前。他常说:“艰苦的劳动是革命的‘磨刀石’,只有用这块‘磨刀石’不断磨掉身上的娇气,才能永葆革命青春。”
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