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让毛泽东思想在村村队队大放光芒——上蔡县电影放映队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15
第4版()
专栏:

让毛泽东思想在村村队队大放光芒
——上蔡县电影放映队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
河南省上蔡县七个农村电影放映队,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的教导,扎根到农村,全心全意地为贫下中农服务。他们冒寒暑,顶风雨,走遍全县各个大队,让毛泽东思想在村村队队大放光芒。
去年五月下旬的一天,一场大雨过后,路上一片泥泞。盼望看到“九大”文献纪录影片的朱庄大队的社员们,急得站在村头了望,他们担心,路又远又泥泞,放映队可能来不了了。
可是,当天黑的时候,村外却传来了朗读毛主席语录的声音:“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原来是放映队的同志们拉着沉重的车子,趟着泥水赶来了。一路上,他们汗也顾不得擦,跌倒了又爬起来,一股劲地往前冲。来到朱庄大队的时候,一个个都变成“泥巴人”了。贫下中农见了,感动得连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就这样,全县七个电影放映队,在短短二十天的时间里,让全县二十个公社的贫下中农都看到了“九大”文献纪录影片。
大屯村,是个偏僻的小村子。过去,这里从来没放映过电影。贫下中农说:“樱桃好吃树难栽,电影好看‘请’不来。”这次,放映队爬坡涉水专程来到这里,大伙闻讯蜂拥而至,欢喜若狂。贫农老大爷田文挤过人群,向放映队的同志说:“放映队到俺村,这是毛主席对俺贫下中农的关心!”当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出现在银幕上时,很多人都激动得流出了幸福的眼泪。一位九十多岁的贫农老大娘擦着兴奋的泪花说:“我天天想念毛主席,今晚可看到啦!他老人家身体很健康,这就是咱们贫下中农的大福啊!”
去年十一月的一个傍晚,北风呼啸,气温下降到零下六度,前来三肖大队放映影片《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的放映队的同志,考虑到风大天又冷,准备改日再放。可是广大社员群众说:“为了看到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冰冻三尺我们也不怕冷。”
放映队的同志被贫下中农无限热爱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感情所感动,立即开机放映。刚放完第一卷片子,天空飘起了雪花,刺骨的寒风象小刀子一样在脸上划动,放映员张振一面打着伞保护放映机,一面操作放映,他嘴唇冻紫了,手脚冻木了,仍然坚持到底。
为了使贫下中农看好电影,放映队的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一次在大杨大队刚开始放映,因为发电机磁性飞轮松动,引起电压高低不稳。发电员毛鸿文同志想起毛主席关于“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就用手控制节流阀,使发电机转动匀速,以最大的毅力,一直坚持了两个多钟头。放映结束时,他的手已被机器震动得红肿麻木,失去了知觉,可是他的心却为能让贫下中农看好电影而感到无限欣慰。
有一次,放映队的同志们白天走路,晚上放映,已经连续战斗了七个昼夜了。第八日傍晚,当他们来到唐桥村时,突然接到东洪公社的紧急通知,明早七点公社召开万人大会,需要用机器扩音,让他们立即赶回。怎么办?立即动身走吧,半夜就可以赶到,自己也能休息一下,可是这里的群众却看不到电影了。放映队的同志们立即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的教导,一个个坚定地说:“宁可我们吃点苦,也要让贫下中农看上电影。”
深夜十一点多钟电影才放映完。这时,北风呼啸,冷气逼人,放映队的同志们心里却热呼呼的。他们拉着沉重的车子,冒着寒风,连夜赶了五十多里路,拂晓时到达了东洪公社,立即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上蔡县的柏庄大队和商水县的范楼大队,是两个临近队,原来因为水利纠纷,两队之间结下了“疙瘩”。去年八月,上蔡县放映队带着“九大”文献纪录影片,在柏庄大队放映以后,又主动到范楼大队放映。在毛主席“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伟大指示鼓舞下,两队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时隔不久,上蔡县的扶台大队听说商水县有个放映队带有有关革命大批判的片子,为了配合当时的大批判,就请他们到扶台大队放映。不料机器出了毛病,当晚没有放映。次日,商水县放映队的同志找到上蔡县放映队的同志,要求前往帮助他们修理机器。上蔡县的放映队尽管人手不足,晚上还要放映电影,仍然毫不迟疑地派一位同志去了。去的那个同志帮助把机器修好以后,还不放心,又帮助观察了一个晚上才回来。贫下中农称赞他们说:不图名,不图利,真是我们的好放映队。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