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条条到大队,大队怎么办? 立新大队领导班子用毛泽东思想不断解决斗批改中的新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20
第2版()
专栏:

条条到大队,大队怎么办?
立新大队领导班子用毛泽东思想不断解决斗批改中的新问题
随着农村斗、批、改的深入发展,很多新事物出现在农村大队领导班子面前:公办小学下放给大队办;农村商业由贫下中农管理;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对知识青年再教育、对手工业管理等工作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队新的领导班子——革命领导小组人员比过去少了,但所担负的任务却比过去大大增加。条条到大队,大队怎么办?江苏省东台县头灶公社立新大队革命领导小组的成员,遵照毛主席关于“认真搞好斗、批、改”的教导,初步摸索到一些经验,使这个大队的斗、批、改运动不断深入发展。
千头万绪抓根本
立新大队的革命领导小组一成立就碰到了人少事多的矛盾。干部一度陷入事务圈子,经常不能深入群众,贫下中农对他们的工作有意见。他们带着这个问题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分析了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认识到工作抓不好,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抓住根本。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的伟大教导,狠抓政治思想工作,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开始摆脱了事务圈子,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他们首先是狠抓领导班子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狠抓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提高自己的毛泽东思想觉悟。在工作中学会从纷繁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做到一枝动,百枝摇。前个时期,各条战线斗、批、改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干部和群众的活思想也很多。领导小组经过分析研究后认为,根本的问题是没有真正使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在大家头脑里扎根。于是,他们狠抓了这方面的学习,提高了大家的觉悟,各条战线斗、批、改立即出现了新的气象。
抓政治思想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注意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去年入夏前,有些插队知识青年想回城市“歇夏”。领导小组就及时举办学习班,教育知识青年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坚守生产岗位,在艰苦劳动中锻炼自己。经过教育以后,全队三十九名知识青年,基本上没有回城市,并在排涝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狠抓阶级斗争不转向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大众开心之日,就是反革命分子难受之时。”我们越是胜利,阶级敌人越是害怕,越是要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当许多工作下放到大队以后,一小撮阶级敌人散布流言蜚语,胡说什么:“这也由贫下中农管,那也由贫下中农管,你看可管得好?非垮台不可。”在进行教育革命时,他们唆使子女不上学;搞合作医疗时,他们散布“赤脚医生”没用,甚至有个反革命分子还偷偷地行医单干,妄图搞垮合作医疗。这个大队领导小组不断分析阶级斗争新动向,及时地发动群众大造革命舆论,揭露阶级敌人的阴谋诡计,狠斗狠批一小撮破坏斗、批、改的阶级敌人。
毛主席教导我们:“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前个时期,阶级敌人煽动无政府主义思潮,出现了一些不守革命纪律的现象,影响斗、批、改的进行。大队领导班子广泛发动群众开展革命大批判,击退了这股歪风,排除了干扰,把运动推向前进。他们体会到,革命大批判搞得越深入,歪风邪气肃清得越彻底,斗、批、改就越能健康地向前发展。
立新大队在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的基础上,狠抓对群众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教育。他们经常组织忆苦思甜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齐心协力地搞好斗、批、改。他们体会到:领导班子抓阶级教育越紧,群众的阶级觉悟就越高;群众的阶级觉悟越高,各项工作就越好开展,就越有利于领导班子实现革命化。
依靠群众,千斤担子众人挑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这方面,立新大队领导班子是有教训的。过去,他们搞了很多烦琐哲学,把什么作业计划、劳力安排、工分定额等等全抓在自己手上,甚至那块田种什么品种,都要领导点头,严重束缚了群众的手脚。大队干部也整天忙得晕头转向。现在,大队干部集中精力抓政治思想工作,生产上除了重大的关键问题以外,其它问题都由生产队和群众自己安排。这样做了以后,生产队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主动挑担子,革命和生产都搞得很好。
一九六四年以来,这个大队共接受了三十九名插队知识青年。过去,对知识青年再教育的工作只是少数几个干部抓,结果,抓而不紧,问题不少。后来,把对知识青年再教育的担子交给了广大贫下中农,做到了政治上有人问,生产上有人教,生活上有人管,对知识青年教育得很好。十个知识青年小组中,有四个被评为四好组,有十七名知识青年被评为五好新农民。现在,大队革命领导小组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群众也就处处爱护和帮助大队领导班子。他们说:“大队担子有千斤重,我们要帮他们挑八百斤。”
精兵简政,集体领导,分工负责
公办小学下放大队以后,他们成立了教育革命委员会。不久,大队又办起来合作医疗。有人建议:再成立一个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大队领导班子认为,下放一项工作,就成立一个管理委员会,不符合毛主席关于“精兵简政”的教导,机构建立过多,势必使干部兼职过多,影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于是决定教育革命委员会改为教育、卫生革命委员会。以后,又发展到以大队贫代分会为主体的、吸收有关方面参加的上层建筑斗、批、改委员会,把商业、队办工业、手工业都管了起来,没有一一成立新的机构。这样避免了机构过多、兼职过多的现象,使干部能有更多的时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大队领导小组成立的那个月,会议多,干部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劳动,群众有意见,干部也着急。后来,他们带着问题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采取措施,大力精简会议。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可不单独开的会就合并开,可以分散开的会就到田头去开,可不占用生产时间开的会都放在业余时间开。干部在劳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次排涝斗争中,大队有一百多亩低洼田浸在二尺深的水里,部分干部和群众信心不足,不想抢救了。大队一位负责同志深入第一线,和群众一起劳动,在现场和群众一起研究抢救办法,终于排除了这一百多亩玉米田的积水。
过去,大队有些工作不落实,不外乎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分工不明确,看来人人在抓,实际上不落实;二是集体领导不健全,形成“多中心”。针对这样的情况,大队领导班子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实行了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制度。这个大队在抓好中心工作的同时,还注意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