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心红似火——记旅顺盐场革命委员会委员、老工人孙华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20
第5版()
专栏:

心红似火
——记旅顺盐场革命委员会委员、老工人孙华喜
旅顺盐场革委会委员、老工人孙华喜,是个六十几岁的共产党员。在旧社会,他苦大仇深,身上至今还有被地主狗咬的块块伤疤,被盐霸鞭打的道道伤痕。
解放后,孙华喜二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跟着毛主席一个心眼干革命。在文化大革命的三年多时间中,他带领广大工人抓革命,促生产,不断为人民立新功。
一九六八年初,旅顺盐场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孙华喜被群众推选为革委会委员。
这一夜,孙华喜一宿没合眼。许多悲惨的往事涌上了心头。解放前,他父亲给地主扛了几十年长活,最后被冻死在河套里。母亲无奈,卖掉了孙华喜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最小的小妹妹又饿死了。孙华喜从小就给地主放牛,后来又到了盐场,在盐场受尽了盐霸的压迫和剥削。
想想过去,比比现在,孙华喜的泪珠子成串地往下掉。他暗暗发誓:“是毛主席让我这个在旧社会受尽了欺凌的人,今天当上了革命委员会的委员。我一定听毛主席的话,和群众心贴心,一刻也不脱离劳动,永远朝气蓬勃地紧跟毛主席干革命!”
孙华喜从当革委会委员的第一天起,就给自己立下了三条规矩:身不离毛主席指引的革命方向,心不离与自己同甘共苦的阶级兄弟,手不离使用了四十年的扒盐工具。除了开会或工作,他成天泡在盐田里。别看他是六十几岁的人了,干起活来赛过小伙子。有时他在革委会开了一天会,摸黑赶回班里,扛起大耙,又和大家一起劳动。有人问他:“老班长,你老是这么干,不累吗?”他笑笑说:“累点算什么?我们多受些累,就能为革命多贡献一分力量。”一天夜里,他听到窗外呼啸的风声,起来一看,乌云翻滚,天要下雨了。他想起还有一池子盐没扒,立即赶到盐池拿起大耙就干起来。当工人们被雷声惊醒赶来抢盐时,孙华喜已经把最后一耙盐扒出来了。望着衣服被淋得透湿的孙华喜,工人称赞说:“咱们的革委会委员,怎么看都和咱们一个样!”
一九六九年元旦,中央两报一刊发表了《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的重要社论。社论刚刚播送完毕,孙华喜就激动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早就合计着,为了向党的‘九大’献礼,咱今年要想法打破老框框,提前灌卤,提前晒盐。”
当时,农历刚近腊月,按照老规矩,要灌卤晒盐最少也得再推迟两个月。提前这么些日子,能行吗?
孙华喜向大家解释说:“我这么想,毛主席教导我们,事物总有个特殊性,冬季也不都是坏天气,隔三、五天也有能晒盐的好日头,只要抓紧有利时机,不愁产不了盐。”大家都信服地点点头。
北方的隆冬,海滩上的西北风象刀子一样锋利,气温经常在零下十几度。要晒盐,必须先用淡水把盐池洗刮三次。淡水一放进去,转眼就是一池子冰,刮盐池实际上成了砸冰战斗。孙华喜领着大家在盐滩上苦战两天两夜,洗刮好了六付滩,在一月中旬放了第一次卤水。
可是,没隔多长时间,就下了一场大雪,把六付滩的卤水全稀释了。没办法,只好把卤水收回。要干,就要重打锣鼓另开张。
农历大年夜,孙华喜找到一些老工人,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孙华喜问大家:“你们还记得不?解放前,有一次过年,咱们几个披着麻袋片偎依在盐田的窝棚里,连口糠都吃不上?”老伙伴们激动地回答:“到什么时候也忘不了。毛主席让咱盐工一步登天,咱可要永远忠于毛主席!”“这话说得对!”孙华喜一拍大腿站了起来,说:“我有个想法,那次过年,咱们是在盐滩上过的,今年这个年咱也要到盐滩上过。那次是盐霸不把咱当人看,把咱扔在那里;今天,翻了身的盐工,要到盐滩上去给毛主席争光!明天一早咱就重新刮池子,一定要从云彩缝里夺出盐来!”一听说给毛主席争光,哪个老盐工不攒着一股劲?大家都热烈地响应。为了解决人手不够的困难,大家还商量好把自己的孩子也带到盐滩来。
第二天早晨,天刚麻麻亮,孙华喜就领着自己十五岁的女儿来了。接着,老盐工们也都把自己的孩子带来了。晨曦中,阳光下,两代盐工们抱着同一个目的,在风雪严寒中战斗着。从初一到初三,他们把六付滩重新洗刮一遍,重新灌上了卤水。
那些天,天上的每一片云彩都牵动着孙华喜的心,夜里的每一阵风都能惊醒孙华喜的梦。他每天拿着比重计在盐滩上转,每天夜里总要爬起来看好几遍天。
长盐了,那碎银一样的大盐粒子眼看往上长,孙华喜的心里乐开了花。
可是盐刚长到一半,又是一场大雪,盐,全化了。有的人有点灰心了:“大冷天晒盐就是不行。”
孙华喜没有泄气,和大伙儿一起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孙华喜说:毛主席的教导是战胜帝、修、反的强大武器,也是我们战天斗地的强大武器!说罢,孙华喜又带领大家去刮池子,灌卤水。
又长盐了。这盐长在盐池里,也长在孙华喜的心上,他忘记了吃饭休息,日日夜夜守着这六付盐滩。经过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战之后,比往年提前一个月扒出了第一茬盐!扒着这一耙一耙雪白的盐,盐工们都乐得合不拢嘴。孙华喜高兴得逢人就说:“胜利全靠毛主席,这都是托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福呵!”
这一茬盐整整产了二百吨。每一粒盐都浸透了孙华喜和他的战友们的心血,都凝聚着孙华喜和他的战友们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和忠诚!
党的“九大”胜利开幕的特大喜讯传来时,孙华喜正躺在医院的病房里。这一夜,他兴奋得一宿没合眼。第二天,天刚放亮,他就向医生恳求出院。他说:“大夫,我是个老盐工,我的岗位不是在病房里,而是在盐滩上啊!”医生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他出院,又嘱咐他出院后最少要全休一个月。可是,他哪里肯听,出了院就往盐滩奔。到班里以后,拿起大耙就和大家一起扒盐。同志们不让他干,他说:“这时候叫我闲着,比什么都难受!”他一边扒盐一边和大家畅谈学习“九大”新闻公报的心得,讨论落实“九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同志们感动地说:“有这样的好干部带头,什么样的困难也挡不住我们。”
红勤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