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一颗红心为人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21
第4版()
专栏:

一颗红心为人民
去年七月,皖西山区连降暴雨,大别山上的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漫过佛子岭水库大坝,向地势低凹的霍山县城铺天盖地而来。洪水所到之处,房屋被冲毁,庄稼被淹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这时,共产党员、济南部队某训练队司务长吴和峰在探家途中,正好来到了离自己家乡只有三十里路的霍山县城。当他看到这种情景,感到自己的家就在佛子岭水库附近,灾情一定比这里更为严重。但是,他想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在这紧急时刻,革命战士应该一心想着人民,处处为着人民,要为人民赴汤蹈火。想到这里,他立即投入了抗洪抢险的斗争。
洪水在迅速上涨,霎时间没过膝盖。吴和峰飞快地冲进一户社员家里,把贫农社员殷树英和她的四个孩子转移出去。当他第二次返回抢救群众时,发现一位中年妇女带着两个小孩眼看就要被洪水卷走,便迅速赶上去,抱起小孩,搀扶着大人向外转移。雨越下越猛,水越来越急,每走一步都很吃力。他们走不多远,又碰上了一部分被洪水包围的群众,吴和峰把他们组成突围队伍,由自己在前头带路,破浪前进。这支队伍,战胜一个又一个急流,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胜利地转移到城南山区的安全地带。脱险群众拉着吴和峰的手,含着热泪,激动地说:“你真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战士,贫下中农的贴心人!”
吴和峰把群众安置好后,就想立即返回城里。但是,回去的路上,洪水已经上涨到几米深,趟水已是不可能了。此刻,当地军民正在编制竹筏,组织力量抢救群众。吴和峰听说有两只竹筏下水后被狂风恶浪打翻,便毫不犹豫地高喊着:“同志们,跟我来!”他领着四个身强力壮的社员迅速跳上第三只竹筏,劈涛斩浪,闯入急流。眼看离县城还有二百米,突然,一个浪头扑来,竹筏被打翻,站在筏上的吴和峰和四位社员落入水中。他们就一手握住撑筏的竹竿,一手死死抓住竹筏不放。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把五颗红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在无私无畏的战士面前,惊涛骇浪被踩在脚下,他们终于重新撑着竹筏冲进县城,来到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革命群众经过五天五夜的英勇奋战,终于制服了洪水,取得了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这时,吴和峰才满怀胜利的喜悦,告别共同奋斗的战友,回家探望自己的母亲。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