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白俄儿童返回祖国——那儿青年都有远大前程,那儿老人到处受尊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6-11-05
第3版()
专栏:

  白俄儿童返回祖国
——那儿青年都有远大前程,那儿老人到处受尊敬。
万歌
这是一个秋天里的春天,太阳明朗得使人像处身在日暖花香的日子里一样。江海关的码头上,几十个快乐的叫嚷着的孩子,连同着送行的大人,把宽大的码头挤得水泄不通,苏轮斯摩尔奈则像生了根似的稳定的碇泊在浦江的中心。海关的送客轮来了,把这喧嚷的一群送上了那艘泊在远处的大船。机轮击打着江水,小船拍拍的向大船驶去,抵达大船的时候,在“呼拉,斯摩尔奈!呼拉,俄罗斯!”的欢呼声中,五十七个孩子一个个的争相走上那艘大船。一个拖着一条有红缎结的小辫的女孩尼娜,转身向她的母亲问:“妈咪,这是俄罗斯了吗?”周围的人都笑了,她的母亲向她说:“孩子,这还不是俄罗斯,这是俄罗斯的船。”
记者跨上大船时,货船的甲板上已全是孩子们的天下,秋日的阳光照亮着他们的脸,一阵阵的江风在吹动着他们的头发,即将踏上新大陆的喜悦燃烧着他们的心,配合着船尾上那面红色的镰斧旗,和衬在旗背后那一望无际的蓝天,每个人都会为这充满着和平,希望的景象歌颂的。
斯摩尔奈是一艘六千五百吨的货轮,是中国和苏联海上交通的桥梁,现在它已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有的孩子正依着大人在话别,有的正像不肯休息的松鼠似的一会儿爬上甲板,一会儿又钻进了舱底。记者趁此机会随便的在他们中找人谈话。
第一个是名叫丹娘的女郎,只十七岁,但已长成一个丰满的少女,成熟的身躯中还包着一个稚气的心灵。她告诉我她父亲原在上海开设着猪肠厂,战时给日军占领了,他们便去了青岛,但青岛的住所现在又给美海军征用,于是又回到上海,她便决定去苏联——这她从未见过面的祖国。她的理想是做一个无线电收发报员。
“你不怕和你的父母分别吗?”记者问:
她嫣然一笑的说:“不怕,他们也就要去苏联了。”
第二个名叫卡赛诺夫的孩子告诉我他将到苏联去加入海军,他是在上海出生的,住在虹口,父亲已死,他说他将来要做一个红海军的舰长。
“你没钱能进海军学校吗?”
“政府会照顾我的。”他说。
记者和他握了握手,祝福他的理想实现,然后又转向另外一个名叫克里孟哥的大孩子谈话。他穿着一件皮领的短大衣,显出特别的高大,其实还只十九岁。原来在震旦读工程,这次回去预备学飞行。他的父亲现在上海苏联电台任职,这次老夫妇二人也都来送行的。
这时,一个头发金黄,穿着工装裤的女孩子走近了记者的身边,她只十五岁,名叫梵兰丁。她正担任着这批孩子中的小队长,带领十个孩子。问起她的志愿,她也说要做无线电收发报员,淡灰色的眼珠中流露出充分的骄傲和自信。
喧闹的空气中,船栏杆旁却有一个孩子独自在眺望着江边的一只美国兵舰。记者走去和他谈话时,发现他既不能听,又不能说,只能向记者做个鬼脸。一个大人走来告诉记者,他是一个聋哑儿童,但他将不会变成废人,他有着艺术天才,他们决定把他送回去学音乐和绘画。
又有一个脸型瘦削的孩子,还在他母亲旁边安慰他的母亲,他说他要到苏联去学开飞机,他去过江湾和龙华的飞机场,常在场外看着巨型的飞机降落又飞起。
“你这样瘦行吗?”
“我到了苏联就会胖的。”他这样的告诉记者。
这些孩子的爸妈原先大都是白俄,流落在上海在饥饿线上挣扎,没有祖国,没有前途,战事胜利后,为祖国的伟大所感召,他们像忏悔过了的叛徒似的重又投向仇视了二十五年之久的祖国,取得了苏联的公民籍,他们拯救了自己,更拯救了比他们年轻的一代。于是这昨日还在贫民窟的街头上打架闹事的孩子,在明日便将成为这巨大国家的有用公民;在昨日,他们可能的前途是小偷,骗子,酒鬼,或最多是个车夫或司阍,但明天,在他们踏进了苏联这国家后的明天,他们将成为飞翔于空中的飞行员,将成为航行在大洋中的航海者,将成为音乐家,将成为诗人。
送船回来的路上,和记者同行的苏侨在哼着:“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这儿青年都有远大前程……”的祖国进行曲。记者看到街边一群癞痢头拖鼻涕的小乞丐,正在追逐一个包饭担抢饭,便不禁怀疑起他们究竟是否还有着祖国的问题来了。(转载自十月二十三日上海文汇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