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战时农村中的科学普及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7-26
第4版()
专栏:

  战时农村中的科学普及工作
田活农
华北老解放区的农村,十一年来经共产党、民主政府的领导,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获得了不少的成绩与经验。
抗战前大部农民(尤其在山岳地区)认为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侵略压迫,是“劫数难逃”,生活贫困受压迫,则归咎于“命中注定”;庄稼受灾,说是“天年”,天旱了向“龙王爷”求雨,发生了虫灾,说是“神虫”,越打越多,不敢扑灭。但经过历年减租运动与土地改革,广大劳苦人民从长期压迫中翻过身来,又经过共产党的阶级教育,他们亲身体验到“劳动创造一切”。生产情绪空前高涨,生活日益上升,他们骄傲而愉快地歌唱:“我们生下两只手,劳动起来样样有!”宿命论的思想从此动摇了。
为了改进农业技术,抗日民主政府虽在残酷的战争中,亦设置了农业试验改进机构,日本投降以后,农林畜牧的试验推广机构更广泛的设立,现在华北设有二十九个大小农业试验场兼繁殖场、一百六十二个推广场、五个林牧局、三个林牧推进社、一个兽疫防治大队,各行署均设有推广队、工作站、兽医站、种畜站等,网布于各城镇乡村,不少村庄组织起技术研究委员会(如王洛合、石寸金、牛仁顺、连昆明等领导的村庄均吸收英雄模范、技术能手,及有研究兴趣的农民参加),或通过互助组,进行技术研究及经验交换。这些机构,使许多初参加农业生产的青年、妇女学得技术与经验,使许多新技术推广出去,使某些不合理的经验得到批判改进。这些机构通过各地小报纸,多已成为农民问难质疑的场所,有的农民或小学教员、干部并主动找农场交换经验,交换优良品种,要农业、借喷务器等。
由于农业科学知识的逐渐普及和提高,使农民认识了害虫不是神虫,可以消灭的。如一九四四年曾发生了遮天蔽日的飞蝗、仅太行、冀中、北岳(现在的察哈尔省)三地区即有六十九个县受害,灭蝗成了当时的严重任务。经干部带头,组织起千百万男女老幼,坚持饥饿、不疲倦地反复地,一面抗击日寇侵掠破坏,一面扑灭蝗蝻,据三十个县不完全统计,共灭蝗一九二四万斤,如果把它一个一个接起来可围绕地球一周多,有的人说:“根据地真厉害,蝗虫没有路条就是进不去!”大大缩小了被灾面积,抢救了庄稼。铲除了落后迷信思想。农场研究枣步曲的生活史之后,向群众宣传枣步曲也和蚕一样,是由蛾生卵,孵为枣步曲,再变为蛹,化为蛾的循环变态。不少英雄模范工作者(如傅振恒、白志贤、孟行素等)还实际饲养观察,每一变态即邀集群众参观,从此群众完全相信枣步曲不是从枣芽里长出来的,而且异口同声的说:“政府真了不起,说有什么就有什么。”并且由单纯的用杆子打步曲进而挖蛹,堆砂堆捉蛾,打小步曲,打老步曲,以至用喷雾器除治。此外还推广了拔除病株、种籽消毒等防除黑疸及白发病,推广种植抗病力强的七十二号小麦,减少了黄疸,蜜穗的损失。
在防旱方面,一九四二年、四五年、四七年以及今年旱灾的袭击,各地农民在政府领导下,举行座谈会,交换抗旱经验,进行打土井、运水点种浇苗、多耙、多锄,以及选种抗旱性强的品种(如八一一谷、甘薯及晚种早熟的小黄谷、六十日还家谷、绿豆等)。特别是发展水利与造林,从根本上克服旱灾的威胁,从中也推广了水利上林业上的科学知识。由于某些艰巨的水利工程的完成及砂荒造林的成功,使群众惊奇而感激地说:“真该给你们盖庙!”
政府并利用“母大儿肥”“苦瓜籽长不出甜瓜来”的俗谚,号召田间选种及换种,提出鉴别优良品种的标准。不少农民(如刘聚宝、勾汉奎等)以比较科学的办法,培植优良品种。各地农场也根据农民需要培植及收购大量的优良品种,如斯字棉、八一一谷、华农四号谷、边一谷、七十二号小麦、广宗小麦、春秋兼种小麦、胜利稻子、胜利甘薯等,备受群众欢迎。单今年推广的各种良种,约可种植六十万亩。
由于农民的生产力解放了,他们迫切要求在现有经验基础上提高技术,他们对“地大夫”极表欢迎。因之农业技术已是加强农业生产领导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以上所述,仅是笔者的局部了解。就这些成绩,也表现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当然我们知道这些成绩是极不平衡的,须在此基础上更加倍努力,普及科学知识。
希望我们自然科学工作者,今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确立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的工作态度。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同样是自然科学工作者的指针。我们曾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技术上的投降主义,搬用外国的一套,反对沉迷于个人兴趣,企图向外国取得博士学位的脱离群众的作法,也反对抵抗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经验主义。我们在农村中必须强调从农民现有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及经验出发,根据最大多数人民的迫切需要,采用通俗、简单易行而又收效较大的办法。如推广场、推广队、防疫队、展览会、短期训练班、座谈会、报纸等,要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方针使科学与群众经验相结合,由点到面的推广。
华北农村中的科学化运动,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斗争,在这短短的十余年间,打败了或摇撼了数千年封建迷信落后的遗毒,提高了科学知识生产技术,而且这个运动正在加速发展着,但我们要记住毛主席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我们更要百倍的努力,使各大城市成为农村科学化运动的杠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