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泥腿子”能够降伏“电老虎”——河南林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农村小型水电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2-19
第4版()
专栏:

“泥腿子”能够降伏“电老虎”
——河南林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农村小型水电的调查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河南省林县人民在毛主席这一光辉思想指引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在兴修水利建设的同时,掀起了兴建小型水电的群众运动,取得了显著成就。
农村水电大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境内层峦叠障,山岭起伏,解放前“十年九旱”,是个穷透了的地方。解放后,直至公社化前,林县在山区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缺水、缺电,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
公社化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展以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广大贫下中农充分依靠人民公社的力量,掀起了兴修水利、水电的群众运动。经过十年艰苦奋战,兴修了大小水库九十九座,大小渠道二千九百多华里,旱池二千八百多个,旱井五万三千多眼,排灌站九十六处,水轮泵站一百多处,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能蓄、能排、能灌、能泄的水利网。水浇地面积由解放初期的一万二千四百亩,发展到现在的六十万亩。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为了综合利用水利,在兴修水利的同时,还兴建了中小型水电站十四处,发电量达四千多瓩。全县十五个公社,已有十三个公社,一千七百多个生产队有了电。在这基础上,他们兴建了电灌站一百五十四处,电机井一百九十四个,农产品加工站二百四十四处;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农户点上了电灯。
小型水电站的发展,也推动了山区有线广播网的普遍建立,促进了农村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现在凡通电的队,都利用电力办起了粮食加工、果品加工、粉坊、作坊、油坊、弹轧花、饲料粉碎等各种农副产品加工厂。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小店公社东油村、三井、桂林、元家庄四个大队,仅粮食加工一项,一年约可节省出八千至一万个劳动日,用于农业生产或其它多种经营。
“泥腿子”就是要“异想天开”
林县农村水电建设的过程,广大贫下中农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坚决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所推行的“爬行主义”、“洋奴哲学”进行了不断的斗争。
早在一九五二年,林县广大贫下中农就提出了办电的要求。但那些忠实推行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人,对于群众这种社会主义积极性,不仅不给予支持,反而诬蔑说“泥腿子异想天开”。广大贫下中农气愤地说:“上边不支持咱也要干。”他们自己设计,自己施工,把原来河南园村的一盘水磨,改建成电机房,并设法培养了几个自己的电工。
一九五八年,是林县人民向兴建农村小型水电站大进军的一年。
这一年,林县广大贫下中农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指示鼓舞下,发扬敢想、敢说、敢干、敢革命的精神,提出了“大办农村小型水电站”的战斗口号。一小撮走资派又向群众大泼冷水,诬蔑贫下中农办电是
“吹牛皮”,“得不偿失”。一些资产阶级技术人员,也散布“办电神秘论”,叫喊什么:“农民办电,简直是胡来。”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不怕讽刺打击,决心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一个兴修水利、水电的群众运动迅速在全县展开。
位于太行山之巅的石板岩公社高家台大队,只有几十户人家。他们决心要利用老山石缝里的一股泉水,在悬崖陡壁上修建一座小型发电站。没有水轮机,就用木头仿制,没有配电盘,就买上电表自己装置,经过不到两个月时间的艰苦奋战,终于在海拔二千多米的山顶上建成了一个电站。
临淇公社小岭电站的前身,原是个水泥厂。淇北渠修成了,把水引来了,这里正好是个落差。当地的贫下中农决心办一个小型水电站。他们遵照毛主席“从战争学习战争”的伟大教导,施工中遇到困难,就召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安装设备不懂技术,就请进来教,派出去学。经过多次实践,终于把电站建设成功了。
这一年,全县一共兴建了后坡、李家寨、河头、党街、合涧等七处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达一千七百多瓩。
一贯敌视革命群众的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对这个群众运动怕得要死。他们趁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强令小型水电站要下马停办。农村的地、富、反、坏、右等牛鬼蛇神,也公开跳出来破坏水电建设。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广大贫下中农,一眼就识破了阶级敌人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阴谋。他们针锋相对,奋起回击,说:“停办水电,就是阻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我们坚决不答应。”经过一场激烈的搏斗,广大贫下中农终于依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坚决顶住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破坏,煞住了阶级敌人刮起的一股邪风。农村水电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红旗渠分水岭红旗发电站的建成,集中反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在农村水电发展问题上的尖锐激烈斗争。
分水岭红旗发电站,由国家拨给两台机组,装机容量三千一百二十瓩。一九六六年破土动工的时候,从上边来的技术人员,一到就抬出一叠图纸说:这就是办电的资本,光图纸就足够两个人抬。象这两台进口发电机组,没有高级工程师、高级技术员、高标准器材,就别想建成发电站。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燃烧起来了。林县广大贫下中农奋起毛泽东思想千钧棒,勇敢地起来造了一小撮走资派的反。他们坚持同革命干部、革命技术人员相结合,团结战斗,决心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
制造两根内径一米二,长一百零五米的进水管道,是修建这座电站的关键工程。一个资产阶级技术“权威”说:这管道必须用钢管才行。工地上的老石匠、老泥水匠,没有听他那一套。凭着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用本县制造的水泥成功地制成了两根巨大的钢筋混凝土管道,经过多次检验,证明完全合乎质量标准。
这两台机组是进口的破烂货,有几十样设备没给配齐。一个中“爬行主义”“洋奴哲学”的“刘毒”较深的技术员,搬着图纸,死啃洋教条,主张等待设备配齐全后再安装。另一个坚持走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年技术员,不同意他这种看法。他根据贫下中农的意见,提出:决不迷信洋框框,自己动手来解决。他和贫下中农一起研究,一起革新,先后自制了空压机、手摇泵、拦污栅等十多样设备、器材,革新技术二十多项。在三门峡安装队工人同志的具体帮助下,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机器安装任务,于一九六八年一月正式投入了生产。
坚持大搞群众运动
林县在办电中,坚持大搞群众运动。为了解决设备器材不足的问题,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光辉思想指引下,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土法上马,就地取材。通过改(改革旧的)、制(自己制造)、修(修复坏的)、代(废物利用)等项措施,有效地克服了种种困难,保证了农村水电的迅速发展。
深山区石板岩公社农民出身的电工杨根启,文化程度不到小学毕业。虽然他不懂办电专业技术,可他有一颗红亮的心。在办电过程中,他处处注意因陋就简,勤俭节约。设备器材能用木制品代替的,绝不用铁制;能自己制造的绝不掏钱买。买个铁制的配电盘,得二千三百多元,他一核计,花钱太多,就自己买电表,仿造了一个木制配电盘,才用了不到二百元。贫下中农都说:“别看俺这‘土’电工,造的这木制配电盘土里土气,可同样顶用。”现在,绝大多数社队的机械厂、修配站,一般都能制作担木等几十种架设内外线使用的设备、器材。有的公社机械厂,已经能够制造变压器、电动机等。这就为农村小型水电站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有利条件。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小店公社西油村大队,依靠群众办电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说明。
西油村大队,是全县有名的穷队。过去,他们曾和几个队合办过电,因为没有把广大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参加办电的人并不多,结果没有办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开展,毛泽东思想的大普及,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一九六八年四月份,大队革委会一成立,就以“咱穷队能不能自力更生办起电”为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把群众充分发动了起来,开展了一个“人人为办电尽一分心,出一分力,办一件事”的活动。会窑匠技术的自报奋勇去烧石灰,烧砖瓦;会铁匠技术的就动手制作架线用的担木、圆木、槽板、金具等各种设备器材;为了减少运费,一伙青壮劳力乘雨后不能下地的时间,来回四十多里,把二十根高压电杆,一根根抬了回来;负责施工的老石匠史双成、韩金伏、郭才启等,一核计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水管道造价太高,时间又长,决定用本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头垒砌。他们奋战一个月,就把电站建成了。发电的那天晚上,人们纵情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在群情激昂的鼓舞下,广大贫下中农在革命干部的带领下,又一鼓作气,建成了一个扬程四十多米高的电灌站,把水抽到山顶上,扩大浇地一千一百多亩,使全队基本上实现了水利化。
一支新型的水电技术队伍在成长
随着农村水电事业的发展,一支新型的水电技术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壮大。全县能工能农的电工,已发展到一千一百八十人。凡是通电的大队,每队都有一至两名电工。
照广大贫下中农的说法,走自力更生办电道路,在生产实践斗争中培养的这支新型的水电技术队伍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贫下中农的子女或有实践经验的老农。由于他们无限忠于毛主席,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心山区社会主义建设,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肯学善钻,不耻下问。因此,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复杂的技术。
第二,他们头脑里没有洋教条、旧框框,敢想、敢干、敢革命。在生产斗争中,是向技术领域进攻的闯将;在阶级斗争中,是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的先锋。
第三,他们最少保守思想,互教互学的精神特别强。
第四,他们是工人,也是农民,不脱离农村,为农业服务,队里记工分,收入和一个中等劳力差不多,生活不特殊,工作积极、肯干,同贫下中农保持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因此深受贫下中农欢迎。
这支新型的水电技术队伍,现在已成为林县农村水电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为了不断提高这支新型技术队伍的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加快农村小型水电站的建设速度,以适应“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需要,从林县革委会成立以来,就注意了对这支能工能农的水电技术队伍的培训工作,通过现场举办学习班、请进来、派出去、能者为师、互教互学等方式,使这支新型的技术队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现在他们都能独挡一面的工作。这就为加速林县农村电气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河南省林县革委会、人武部通讯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