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南京的今昔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7-27
第6版()
专栏:

  南京的今昔观
中央大学教授 梁希
南京,作为都城论,虽然在历史上只算是一个偏安之局,而昏庸,荒淫,暴戾的小朝廷统治者,要消受南朝金粉,却少不得这一座半壁江山。
南京,虽然算不得文化城,而每一个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发生,例如“五二○”和“四一”游行队伍动辄超过一万人,伤尽了国民党反动派中统军统人员的脑筋。
南京,虽然比不上十里洋场,而二十多年来大买办,大洋奴,大汉奸的卖国条约,都在这个龙蟠虎踞的石头城里,点点头,签签字,不假思索地订定了的。
所以,到蒋介石王朝灭亡为止,你若使把南京估计得太低,你就要犯错误,你若使把南京估计得太高,你又要走错路。那末怎么才好呢?你只要上下古今,俯仰天地,放大眼界,放宽胸襟,客观的视察一番,体会一番,你就会发见好许多矛盾的不调和的不相称的看起来好象是分为两极性的东西。
在这里,有过一个由和尚出山,飞升,脱却袈裟而做开国皇帝的明太祖,而他的孙子,却是一个由皇帝落难,削发,入山而做和尚的建文帝。这是一个对照。
在这里,有着一棵四季常绿的,一两千年不死的,历史上有名的老树——六朝松,而它的附近,却有开花不到半天便萎缩得不成样子的朝颜——牵牛花。这又是一个对照。
在这里,有耸立着豪华的幽雅的贵族化的美国设备的大公馆大别墅的山西路住宅区,而相隔不远,就是穿不暖吃不饱门窗板壁不全的贫民窟。这又是一个对照。
在这里,是蒋介石在十年剿共中一手制造的新生活运动的发源地,却曾经产生了几千几万夜夜捧歌妓捧舞女天天打麻将打扑克的国民党党员和公务员。这又是一个对照。
总而言之,南京的变化,本来是多得数不清楚的。在同一地区或同一时期,竟会发生了绝然不相同的事情,产生了绝然不相类的人物。即使是一犬吠影百犬呔声叫嚣着“以不变应万变”的老爷们,他们自己也在那里变。
何况在这个大时代里,三千年历史翻了身,几万万人民翻了身,一切事,一切人,一切地方,都起了惊天动地的大变化,南京那得不变呢?我想在这里说说南京解放前后的变动。
第一、经济情形的变化。这里头还可分开来说。(一)黄金美钞。黄金和美钞,在南京上海大家称为“老大”和“老二”的,这是美帝和国民党的官僚资产阶级互相勾结着操纵政治剥削经济的法宝。国民党反动政府史无前例地不但允许而且欢迎了美帝的纸币,让它在我们的国内大量地流通;并且纵容大小的贪官污吏们,利用地位,利用权势,利用他们自己的银行钱庄,“抛出”“吸进”,“吸进”“抛出”。条子美钞越赚越多,家私愈弄愈富。然而另一方面,经营正当事业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被迫得走头无路;而大部分劳工群众,则更其衣不暖,食不饱,被抛弃在街头了。自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把南京和上海迅速解放以后,“害人精”的“老大”“老二”,跟着美帝走,跟着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走,骤然销声而匿迹。
(二)银元贩。由于法币的激烈变值,由于金圆券的大量滥发,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尽量把黄金美钞和银元向华南和台湾以及美国偷运,南京人也和上海人一样,谁也不信任纸币,谁也不贮蓄纸币。以致大街小巷丁丁当当地早已成了袁大头的世界。解放后,学联,妇联和新青团动员了好几万学生和市民,发起了一个大规模的宣传运动,劝导,讲演,说服,于是改行的改行,停业的停业,银元贩子在南京完全绝迹。
(三)舶来品。舶来品,尤其是五光十色的美国货,在国民党时代,成为了官僚资产阶级的必需品,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点缀品,至于劳工阶级,则根本买不起,不大发生关系。所以,解放以前,美国奢侈品充斥百货公司;而解放以后,官僚资产阶级逃跑一空,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则因为这种东西本来不过作为点缀品,似乎可有可无。于是各大商店起了一个大变化,所有迷人的美国豪华物品找不到销路。我相信,这对于国货厂商是一个好现象。
(四)一般物价。国民党时代,物价月月涨,日日涨,到后来甚至时时涨,刻刻涨,生活痛苦极了。解放军一到南京而物价稳定,完全变了一个世界。虽然上海解放以后,南京物价又涨高,然波动并不厉害,大家可以过正常的生活。
第二、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改造思想是一件困难的事,必须潜移默化,逐渐进行。南京解放不到三月,我们难道可以说知识分子便改变了思想吗?不过,我所要举出来的,是少数的教授,并且是局部的思想改变。有几位学者,一向是自满自足地闭塞在科学神圣和科学独立的甲壳里的,近来忽然时时离开研究室,和群众打成一片,从事于社会性的事业和政治性的工作了,并且十分积极。他们自己也承认从前的作风不妥,也觉悟到科学不能超政治。有几位博士,从前连最普通的字面都喜欢用英语,现在忽然连翻译出来的美国人名地名,也宁可说出声音不正确的中国译名,而不用原名了。至于新时代的书籍,大家的确在自发地热心地学习,并且时常有座谈会。
第三、青年学生情绪的剧烈变化。(一)表现在和军队的接触。“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这是一句中国的老古话。学生们大都是见大兵而避之,不接触为上策。可是,学生想和兵疏远,而国民党腐败军队的士兵却要来惹学生。有一回,中央大学女生宿舍对门驻扎的士兵,天天从园子里仰望对面楼上的女学生,忽然异想天开,来要求参观女生宿舍了,闹得大家啼笑两难,讨厌极了。现在可大大不同,人民解放军的女同志,成为了女学生的师长或朋友,男同志成为了男学生的老师或朋友,教唱歌,教秧歌舞,说说笑笑,打成一片,情绪极其兴奋。(二)表现在游行。从前每一次游行,轻则被打,受伤,重则丧命。而游行以后,由于校内特务和校外特务勾通,按图索骥,时常有逮捕拘禁事件发生。青年学生在这个恶劣的环境里,朝不保暮,随时有进集中营的机会,恐怖极了。而今年七七纪念,南京三十万人浩浩荡荡大游行,学生占了一个相当的数目,唱歌,口号,秧歌舞,锣鼓,化装,高跷,大家跟着红旗走,大家跟着共产党走,学生完全发狂了,这种情绪,我不能用笔墨描写出来。(三)表现在工作上。国民党时代,学校当局不许学生管闲事,只准学生读死书,所以青年的才能无从表现。这回,军管会委托各校师生做管理工作,学生表现得最积极,没有星期,没有假日,更不分昼夜,个个埋头苦干,把校务当做自己的家务,情绪非常高涨。(四)表现在清寒救济金上。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大约两个月,军管会送了一千多万人民币到中央大学,说是清寒学生救济金。有好许多学生竟自动向军事代表声明,都说无须救济。其他专科学校也如此。奇怪!学生们忽然富起来了?两个月以前,还在成群结队地向伪总统府请愿,求生存,求全面公费。而人民政府把救济金送上门来,好许多学生偏偏又不要了。这是什么一回事?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情绪?我不说了,请青年们自己来解释吧。让人民来解释吧。
第四、生活方式的改变。战犯们飞的飞,坐汽车的坐汽车,坐火车的坐火车,四月二十二夜半连爬儿狗都带走了,太太,小姐,公子哥儿更不消说,那有留在南京之理?留下来的大概是百分之九十的老百姓,南京人的生活方式于是乎起了一个大变化。浓装艳服的装饰骤然减少,口红也大大地减少,这难道是人民政府的命令吗?不是的。虽然在蒋家天下的时候,确乎下过几道禁止烫发的手谕的,结果,禁者自禁,烫者自烫,蒋介石的皇皇圣旨,反而敌不过理发师电烫火烫水烫的小招牌。至于人民政府,是不管那些小事情的。然则南京性质激烈的青年学生是不是在街道上干涉过那些浓装艳服和口红呢?更不是的。北平学生逼迫马路上穿狐皮大衣的女太太在地上爬,已经被证明了,是美国帝国主义的新闻记者故意造谣和诬蔑,中国学生决不会幼稚到这种地步的,难道南京学生会干涉这些事情吗?这,由于人民解放军男女同志们那些朴素的英武的布衣,布裤,布鞋和八角帽,感动了南京的青年儿女们,所以一般的装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而换了一个生活方式。饮食店也改了一个样子。南京好许多阔绰的餐馆关了门,留下来的都是二、三等以下的,菜肴的口味和标准也似乎降低了一点。大人先生少,平民多,贪官污吏逃跑,耐苦耐劳的共产党员代替了他们的职务,大请客的机会自然没有了,生活方式也自然改变。电影也改了一个局面,听说南京解放以后,美国的大腿片,强盗片,夸张白种人的片子销路不大好,青年们最欢喜看苏联或解放军的有教育意义的片子了,其次就是中国的一般电影片,这也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变化。
此外,电灯,电话,小火车,公共汽车等等,解放前后都有显著的变化。
事事在变,物物在变,人人在变,南京在变,上海在变,整个中国也在变。现在还不过是变的开始,将来全中国挣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枷锁,踏上了新民主主义的阶段,变化还要大。何况还有社会主义阶段;何况还有共产主义阶段。我们需要变,需要变得大,变得多,并且变得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