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胸怀朝阳闹革命 泥巴棚里创奇迹——记北京市医疗器械修造厂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3-04
第4版()
专栏:

胸怀朝阳闹革命 泥巴棚里创奇迹
——记北京市医疗器械修造厂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
北京市医疗器械修造厂的广大革命工人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方针,在夏不防暑、冬不御寒的泥巴棚里创出了奇迹。这个厂从一九六四年建立以来,由修理发展到制造医疗器械,生产能力提高了四倍以上,可以生产各种消毒锅、急救器、氧气发生器等产品,有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每年为国家创造九十多万元的财富。
听毛主席的话,白纸上面绘新图
北京市医疗器械修造厂,是在一个机修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六年前,厂里有五十多个工人,全部家当就是几间快要倒塌的破土房和两台旧车床,工人们主要是凭着抡大锤,拚体力进行生产。在这个摊子上建设工厂,开始有人信心不足。这时,共产党员和老工人们就带领大家围坐在芦苇旁,反复学习毛主席的伟大教导:“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毛主席的教导,象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工人们的心,使他们看清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老工人史增福激动地说:要说苦,苦不过解放前劳动人民的生活;要说难,难不倒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只要听毛主席的话,一定能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
填坑锄草,是建厂的第一个硬仗。一丈多深的窑坑,叫施工部门搞,要花一千多元。工人们说:“我们没有给国家创造财富,就要花这么多钱,不能这么办!”于是,他们就自己动手干起来。夏天,不怕蚊咬日晒;冬天,不怕风寒土冻。渴了,喝口凉井水;冷了,到窑坑拣些煤核和杂草烧着取暖。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他们削平了土坡,填平了窑坑,利用废砖窑的材料,盖起了一间泥巴棚,这就是他们的第一个“厂房”。
在艰苦创业的日子里,最困难的是没有设备。厂里只有两台老旧的车床。有人说:“窑坑自己填,厂房自己建,设备应该向上级要。”工人们说:机器是人造出来的,没有设备我们自己造;没有资金,我们勤俭节约;没有配件,我们以旧代新。工人们到废品站买来各种废零件,修理装成机器;到兄弟厂拉来破车床,经过大拆大修,装成好机器。他们就这样先后拼凑成九台通用设备,安装在破土房和泥巴棚里。一座自行设计,自筹材料,自己施工的工厂就胜利诞生了,并且很快生产出了第一批产品。
为毛主席争光,自力更生闯新路
工厂建立起来以后,是跟在别人后面爬行,还是在泥巴棚里大胆创新?工人们再一次面临着两条路线斗争的考验。
这个厂开始生产的消毒锅,是按照洋框框进行设计的,既笨重,成本又高,只能适用于城镇的一些大医院,人们叫它“老爷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工人们曾经多次要求改革,但有的所谓技术“权威”却认为洋框框是“科学”,改不好就要爆炸,压制了工人们搞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在文化大革命中,工人群众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和旧北京市委彭真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所鼓吹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被压抑的革命积极性迸发出来了。他们不靠现代化设备,不靠“技术专家”,自己画草图,找材料,做试验,改进了消毒锅的设计和生产工艺,使消毒锅轻便耐用,成本降低百分之三十以上,完全适合于农村医疗单位的需要。
随着生产的发展,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厂里生产消毒锅的任务越来越大,全厂却只有一台摩擦压力机压型,效率低,质量差,成为影响消毒锅生产的“拦路虎”。在党的“九大”精神鼓舞下,工人们大胆地提出了制造六百吨油压机的建议。当时有人带着怀疑的口气说:“人家大厂都不敢干,咱们百十来人的厂子能行吗?”工人们豪迈地说:“大厂不敢干,我们干。厂小要有大志,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咱们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厂革委会坚决支持工人们的建议,立即召开动员大会,组成以老工人为主体的试制小组,开始了新的战斗。
试制油压机需要高大宽阔的厂房,厂里没有怎么办?工人们发扬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又用席子搭起泥巴棚作为厂房。有的女工登上十几米高的机架,头晕眼花,她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老三篇”,夜里爬上机架练习高空作业。身患高血压病的老工人马振才,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四处查资料,找零件,晕倒在半路上。同志们劝他休息,他说:“黄继光、董存瑞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我这点小病算不了什么。”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工人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试制成功六百吨油压机,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创造了条件。
泥巴棚里闹革命的精神,换来了巨大的物质成果。六年来,这个厂通过大搞技术革新,使生产设备不断更新,生产能力翻了又翻,新产品不断出现,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走毛主席指引的路,革命精神代代传
北京市医疗器械修造厂的革命工人六年走过的道路,是毛主席指引的“自力更生”的光辉道路。
当初,那荒草丛生、断瓦残垣的坑洼地,如今已建设起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企业。在胜利面前,这个厂的工人牢记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只有永远保持和发扬泥巴棚里闹革命的精神,才能不断革命,做出新的贡献。工厂党支部、革委会和团支部至今还合住在一间当初艰苦创业时的土房里办公。工人们说:厂子发展了,条件好了,不能忘记过去,只有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才能不忘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去年四月,有人看到厂里人员不断增加,房子又小又少,主张花点钱盖几间办公室。厂革委会立即意识到这不是个小问题,就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伟大教导,提高了大家的觉悟。他们没有用国家一分钱,又盖起了一间泥巴棚。大家高兴地说:“在泥巴棚里开会,身上冷,心里暖,这里是锻炼无产阶级革命意志的好课堂。”
在修造厂里,变化最大的还是青年一代。有些青年人乍来这个厂一看土房、土设备,不大安心工作。老工人就同他们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忆苦思甜,介绍厂史,激发他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有的老工人指着用废品拼凑起来的车床,语重心长地说:“别看这些设备是旧的,只要我们思想是新的,小厂就能创大业!”厂革委会委员、老工人李若清,处处以身作则,对青年工人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他看见有的青年工人把还能用的焊条头扔掉了,就一根一根地拣起来,拿着这些焊条头和班里的同志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他激动地说:“我们当家要理财,为革命省一个是一个。把焊条头随便扔掉,这样会扔掉咱工人阶级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他的影响下,班里一些人改变了大手大脚的作风。
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老工人的帮助下,这个厂的青年工人正在茁壮成长。他们决心把泥巴棚里闹革命的精神接过来,继承下去。现在他们已经成为全厂抓革命、促生产的一支突击力量。
目前,这个厂的革命工人为了进一步落实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正在积极试制国家急需的新产品。他们决心在伟大的七十年代,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在“泥巴棚”里创造出新成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日报》通讯员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