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铁姑娘”打井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3-05
第4版()
专栏:

“铁姑娘”打井队
河北省新河县六户公社六户大队,有一个“铁姑娘”打井队。这个打井队由十六名贫下中农出身的女青年组成。一九六六年打井队成立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十九岁,最小的只有十四岁,平均年龄还不到十七岁。三年来,她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打成了五眼机井。经过贫下中农和打井队员的艰苦奋斗,全队的旱地得到灌溉,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改变了“吃粮靠国家,花钱靠贷款”的落后面貌。
过去,六户大队是新河县有名的“无井队”之一。遇到干旱,别说浇地,就是人吃的水,也要跑六、七里路到外村去担。那时,这个大队也曾经打过井。但是,由于受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物质刺激”、“工分挂帅”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的破坏,几次打井都没有成功。在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大大提高,决心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井抗旱,促进粮食增产。一九六六年九月,队里成立打井队时,十八岁的女青年李淑平心想:男人能打井,我们妇女为什么不能打井?于是,她自动串连了十五名女青年,成立了一个“铁姑娘”打井队。李淑平担任了这个打井队的队长。
“铁姑娘”打井队成立的消息传开后,受到贫下中农的赞扬和支持。但是,一小撮阶级敌人却吹冷风,有的女队员思想上也产生了顾虑,怕万一打不成井被人笑话。发现这些情况后,李淑平便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伟大教导,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她们冲破层层障碍,用自己的双手搭起了第一个机井架子。一场艰苦的打井战斗从此开始了。
“铁姑娘”打井队开始打第一眼机井的时候,正是隆冬腊月。她们每上一次架子,踩一次轮子,头发上总要披一层白霜;一遇下雪天,轮子又光又滑,一不小心,就有从井架上摔下来的危险。打井队员牛爱月在上锥时,手和铁锥冻在了一块,粘破了她的手,鲜血直流,但是她坚决不肯休息,继续战斗。王志芬双脚踩在泥水里,脚和鞋冻在一起,她仍坚持苦干。当她们锥到八尺多深的时候,突然遇到硬石层。在困难面前,她们毫不畏惧。在打井架上,队员们刻上了自己的豪言壮语:“愚公年老能搬山,妇女要顶半边天;毛泽东思想来指导,誓死闯过打井关!”经过“铁姑娘”们七昼夜的艰苦奋斗,终于凿通九尺多厚的石层,打成了第一眼机井。当井水随着机器的转动喷出地面时,她们个个心情激动,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第一眼机井打成以后,“铁姑娘”们满怀胜利的喜悦,又投入了新的战斗。当时,正值盛夏。按照传统习惯,夏季雨水多,容易翻浆、塌陷,不适宜打井。有人提议,等秋后再动工。在这种情况下,是遇难而退,还是知难而上?“铁姑娘”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应当在自己内部肃清一切软弱无能的思想”的伟大教导,决心克服夏季打井的困难,坚决打井。起初,打井还算顺利。可是,当井眼打到三十多丈深的时候,突然在井半腰里开始塌陷了,一块一块泥土往下掉,一下子把大刺锥淤在井底。困难吓不倒意志坚强的“铁姑娘”们。她们经过研究,决定先将塌陷的地方填平,然后捞出铁锥,再继续打井。在这场抢救机井的战斗中,她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轮班苦干十一个昼夜,终于把铁锥捞了出来,又打成了第二眼机井。这眼机井打成后,破除了“雨季不能打井”的迷信,使那些因循守旧的人受到了教育。 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