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艰苦创业闹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3-09
第3版()
专栏:

艰苦创业闹革命
手起家办工厂
永城县木器厂是从十年前的三个茅草棚发展起来的。在大跃进的战鼓声中,一群土木匠怀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豪情,跨入了大办工业的行列,决心建设一座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木器厂。当时,一无厂房,二无设备,他们在县城西北角一片布满荒坟的洼地里,搭起了三个茅草棚,白手起家办工厂。
“荒坟洼里办工厂,瞎能!”“兔子尾巴长不了!”一股股冷风向他们吹来。党支部书记康进民挺身而出,斩钉截铁地说:“办木器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有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明灯照路,工厂一定要办起来!”工人们紧握拳头,坚定地表示:“对!天塌下来俺们顶,地陷下去俺们填,这条路走定了!”他们头顶晨星,脚踏月光,铲荒坟,填洼坑,从七百米远的地方,一筐一车的把土运来。拚着命大干了三年,硬是把六千平方米的厂址垫高了一尺多。
在艰苦创业的日子里,困难很多。酷暑天,烈日似火,工棚下象蒸笼,工人们闷得透不过气来;严冬季节,工人们头顶青天,迎着刺骨的寒风拉锯解板,脸冻肿了,手冻烂了,但大家艰苦创业的革命意志磨练得更加坚强。他们满怀信心地说:“只要我们硬着头皮干下去,一定能闯出一条路来。”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工厂人员也逐步增加,这时,上级批准他们用自筹资金建设一些厂房和宿舍。工人们一个钱当两个钱用,从设计到施工,除了请少量的技工垒墙以外,打地基,运砖瓦,合梁檩,做门窗等,都是自己动手干的。为了节省好木材支援农业,他们自找“麻烦”,把一米长的下脚料接起来做檩梁,从废料堆里挑挑拣拣拼凑成房顶瓦板,用八间房子的钱盖了二十间房子。工人们就是这样靠一副铁肩,一双铁手,在几年的时间里,建起了近两千平方米的厂房和宿舍,垒起了二百多米长的围墙。
土法制造“洋机器”
过去,这个厂靠锛斧凿锯手工搞生产,不能够又快又好地生产农具。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木工师傅们曾试图进行技术革新,制造木工机械。但是,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扼杀了工人们的这种积极性。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重新燃起了技术革新的烈火,工人们决心自己动手,实现木工机械化。
消息一传开,有的人摇头,有的人说风凉话:“掂斧子的手能砍出洋机器!”“凭一把三角锉一个钢锯能造出机器,想得怪高。”工人们坚定地回答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机器是人造的,有光辉的毛泽东思想引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他们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爬行主义”和“洋奴哲学”,大破“怕”字,大立“敢”字,以老木工丁彩云为主的技术革新小组,勇敢地挑起了制造“洋机器”的重担。
前进的道路总是不平坦的。工人们的文化水平低,最高的只读过三年书,根本没开过机器,更不懂得机械学原理;既无图纸,又无材料;一把三角锉和一个钢锯就是他们搞革新的全部家当。怎么办?“从战争学习战争”,干中学,学中干,反复实践,不断提高。没有设备,他们就在废品堆里找来一部破车床,从五金社弄来一部破台钻,从县机械厂买回一部烂了机身的小牛头刨。经过拼、凑、代、改,使这些废弃的机器发挥了作用,建成了一个革新车间。没有图纸,就群策群力,边画边改。没有材料,他们就七拼八凑,以旧代新,以木代铁。大家群策群力,干劲冲天,技术革新的烈火越烧越旺。
夜,已经很深了。静悄悄的车间里,工人师傅丁彩云的身影还在灯光下晃动。为了革新元刨机,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他守着元刨机反复琢磨,直到天明。在他的带动下,革新小组的同志,在困难面前不气馁,从失败当中找原因,经过八十七次的试验,终于制成了自动元刨机,比手工操作提高工效一百八十一倍。
自力更生的道路,越走志气越大。一九六八年,他们自制了安装机。一九六九年,又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制成了大型自动带锯。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这个厂自力更生,大闹技术革新,短短四年就创制和仿造大中型木工机械十六种,小的革新二百多项,广大革命工人从锛斧凿锯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锯木、刨光、打眼、开榫、安装等全部机械化。 革命精神永不丢
木工实现了机械化,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为了做好农具修配工作,他们除设门市部随到随修外,还专门成立了一支支农修配小组,一年四季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革委会主任左化南,亲自带领修配小组的同志,拉着架车,带着干粮,风里来,雨里去,走村串街,为生产队修理农具。
四年来,这个九十多人的小厂,除生产家俱外,为农村生产队修制各种农副业工具十七万余件;改制、创制新式农具二十多种,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他们这种艰苦奋斗,一心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
厂子发展了,设备更新了,条件改善了。但是,工人们仍然牢记毛主席关于“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光辉教导,念念不忘为革命节约一块煤、一度电、一分钱、一寸木。有人提出用厂里积累的资金盖一个饭厅,工人们不同意。他们说:“我们要富日子当穷日子过,把钱用到刀刃上。不盖饭厅照样干革命。”工人们因陋就简,秫秸篱笆夹黄泥,搭起了一所茅草棚,作了饭厅。
这个厂的干部,和工人心贴在一起,汗流在一处,带头苦干实干,那里最艰苦,就冲向那里。被群众誉为“红管家”的朱其修,珍惜国家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把丢掉的一个钉头,一块碎铁,一个螺丝帽,一粒钢珠都拾起来,利用公休假日锉锉洗洗变成有用的东西。
永城木器厂的同志们,就是这样以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表达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片忠心,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南商丘地区革委会通讯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