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窑洞干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3-16
第3版()
专栏:

  “窑洞干校”
河北省武安县“五·七”干校,建在紫山脚下深山沟里。去年二月建校时,这里只有两间破草房。学员进校后,吃饭没有灶,住宿没有房,怎么办?有人主张伸手,请求县革委会拨款建设校舍。按照这种意见,建设一百三十间房子,就得六万多元投资。是发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勤俭建校,还是伸手向国家要物、要钱?这是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
带着这个问题,全校学员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教导。学员们联系思想实际,深刻批判了凡事依赖国家,动不动就向国家伸手的错误思想。大家认识到,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重新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大家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决心发扬延安精神,勤俭办校,自己动手建设革命的窑洞,把干校办成“抗大”式的学校。
学员们不畏天寒地冻,冒雪打窑。经过连续两个月的艰苦奋战,挖成三十二孔土窑洞,盖成三面土堰一面墙的二十一间简易房子。全校建设除了部分开办费外,没有向国家申请基本建设投资。无论是校部办公室、会议室、学员宿舍,还是厨房、仓库等,都是窑洞。学员们自豪地说:“住窑洞、点油灯,艰苦奋斗炼红心。”来这里参观的人亲切地称赞说,这是“窑洞干校”。武安县革委会报道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