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思想革命与粮棉高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3-18
第1版()
专栏:学哲学 用哲学

  思想革命与粮棉高产
  江苏启东县希士公社十一大队党支部书记 朱凤歧
一九六四年,我们大队粮食亩产达到了九百七十八斤,亩产皮棉跨过了百斤大关。可是,在以后的三年间,我们大队的粮、棉产量不仅没有再往上升,相反,粮食的产量还每亩平均下降了八十三斤。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的伟大教导,发动群众寻找主要矛盾。贫下中农一针见血地批评说,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九六四年粮、棉丰收以后,你们带头人思想上产生了一个“稳”字。
回想起来,真是不怪天,不怪地,只怪自己思想上有问题。一九六四年粮、棉丰收以后,由于我自己缺乏继续革命的思想准备,错误地认为这一下粮、棉丰收了,“现在有吃,有穿,对国家也有了贡献,今后只要稳住就不错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干什么都是“稳”字当头。制订种植计划的时候,只要和上一年差不多就行了;落实生产指标的时候,只要不低于上一年就算了,等等。这样的“稳”,越“稳”就越“稳”不住。
主要矛盾找到以后,在组织一九六八年农业生产的时候,我们狠抓了人的思想革命化,特别是干部的思想革命化。我们和全大队的贫下中农一起,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等伟大教导,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三自一包”、“物质刺激”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并且批斗了一个在暗地里破坏革命和生产的地主分子。革命群众和革命干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人人献计献策,提出了在全大队第一次扩种三百三十亩三熟制水稻的计划,决心为支援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新贡献。
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成丰满的经济之果。一九六八年和一九六九年两年的粮、棉都大幅度增产,粮食平均亩产增加了三成左右,皮棉亩产增长了近二成。每年向国家交售三十四万斤粮食,一千四百多担皮棉。大家都深有体会地说:“打生产仗,首先要打思想仗;不打好思想仗,就打不赢生产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