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一支艰苦奋斗的机耕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4-05
第4版()
专栏:

一支艰苦奋斗的机耕队
在椿林公社东南的一座古庙里,传来了阵阵的马达声;接着,一台台拖拉机,迎着喷薄欲出的红日,驶向田野。在这里进行战斗的,是出席陕西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先进集体——蒲城县椿林公社机耕队。
革命的第一步
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椿林公社的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伟大教导,开始建立自己的机耕队。
前来建队的二十二名贫下中农子女,在贫农出身的机耕队长王智存的带领下,来到一座荒废的破庙里。庙院中,坑壕遍地,荒草没膝,还有几间破房。看到这种情景,有人摇着头说:“在这里还想建成机耕队?要不了几天,一个个都得跑回去!”队员们斩钉截铁地回答:“荒草可以铲除,坑壕可以填平,破房可以修理,只要有革命的志气,天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
在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思想照耀下,一场自己动手艰苦创业的战斗展开了。
六月,烈日当空,热气炙人。大家从家里拿来锄头,扛来镢锨,铲草的铲草,填坑的填坑,拉土、担水、平场地,制土坯、垒墙、抹泥……,人人争先恐后为社会主义出力。
就这样,二十二名贫下中农子女,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忠诚,怀着立志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雄心壮志,战胜了重重困难,把一座荒凉的破庙院,建成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机站。
为革命节省每一个铜板
经过艰难创业的革命实践,毛主席“勤俭建国”的伟大思想在队员们的灵魂深处扎了根。三年多来,机耕队由小到大,由穷变富,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一直没有变。他们牢记毛主席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伟大教导,以艰苦为乐,以勤俭为荣,为革命节约一絮棉纱,一个螺丝,一滴柴油,一个垫片。
一次,机耕队在白家塬大队耕地,有个驾驶员没把油盖拧紧,油桶里渗出了一些油。一个老贫农看见了,批评他们说:“可不能日子好了忘掉苦啊!”这句话,深深地教育了队员们。全体队员展开了严肃认真的讨论,进一步增强了执行毛主席的“勤俭建国”伟大方针的自觉性。从此,什么事该办,什么事不该办,他们都用“厉行节约”的原则去衡量,都和建队初期的情况相比较,主动地为革命节约每一个铜板。
按规定,机车到一定时间要花一笔钱进行大修。但是,由于队员们千方百计注意驾驶,精心保养,延长了使用期,节约了大修费;机器上有些零件磨损了,需要换新的,队员们总是说:“能耐一时是一时,能用一天是一天。”他们坚持勤检查,细养护,尽量延长零件寿命。同志们出外买东西时,都十分注意节约。保管员蔡拴印去渭南采购零件,为了节省车费,他扛着四、五十斤重的东西,坚持步行四十多里。
让废物复活,让旧物再用,已成了这个机耕队的良好习惯。细滤器中的废纱芯,过去都当作废物扔掉。现在,他们把拆除下来的废纱芯,一丝丝地绽开、晾干,当作擦洗机车的棉纱用,用脏了,洗净晒干再用,直到最后实在不能用了为止。几年来,光修旧利废两项,就节约了五千五百多元。
这个机耕队的队员还经常背上工具深入农村,帮助生产队修理各种农具。广大群众热烈地称赞他们是“艰苦奋斗炼红心,全心全意为人民。”
永远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三年来,椿林机耕队有了很大发展。现在,全队有了四台拖拉机和十八台(件)机械农具,不仅耕种着全社五万七千多亩土地,还为兄弟社、队耕种土地四万余亩,并为集体积累资金五万多元。
生产发展了,积累增多了,还要不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这个问题,在机耕队也有过争论。
一九六九年,有人提出用机耕队积累的一万五千元,重建新机站。机耕队的革命领导小组,便把这件事拿到全体队员会上讨论。
少数人认为:苦战了三年,总算熬到头了,这回一定要盖个象样的机耕站。
多数人不同意,他们指出:踢开还能住的旧庙,重建漂亮的新瓦房,这就是丢掉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大家打开《毛主席语录》,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教导:“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毛主席的话,给全体队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大家毅然决然地撤销了原来的修建计划,继续沿着勤俭办队的道路前进。
根据实际情况,机耕队需要盖一些保护机车和农具的机房。他们从节约出发,精心计划着施工方案。在修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中,他们以艰苦创业的劲头,立足于自己动手,着眼于修旧利废。大家一齐动手拆旧砖,打围墙,修地基,制土坯……。
在去年冬天,大地封冻,地冻得有一尺多厚,男女队员冒着寒风打墙。脸冻麻了,手冻裂了,也动摇不了他们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颗颗红心!两腿患有严重皮肤病的王智存,一天劳动下来,疼得睡不着觉;女队员袁宝东,把腰部累伤了……,可他们都坚持不下火线。经过二十多天的顽强战斗,终于打成围墙五十八堵,节约资金七百余元。
蒲城县革委会政工组报道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