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一个为革命“拾破烂”的工厂——记安徽省当涂县塑料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4-10
第2版()
专栏:

一个为革命“拾破烂”的工厂
——记安徽省当涂县塑料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事迹
安徽省当涂县塑料厂在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方针指引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六年来,他们以为革命“拾破烂”的精神,利用废旧塑料八百多吨制成近百万件生产和生活用品,价值五百五十万元,为国家和集体积累了大量资金。这个厂被群众誉为为革命“拾破烂”的工厂。
这个厂的前身是胶木制绳社。开创的时候,只有四十四个工人,五百元资金,六间房子,七台破机器。主要任务是给外单位加工麻绳,也生产一点胶木钮扣。一九六四年春,党支部带领几名工人到外厂参观,看到废旧塑料能够用来再生产,受到很大启发。回来同工人一商量,决定利用废塑料生产新产品,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开始,这个厂既无设备,又无资金;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原料。有人直摇头:“搓麻绳的搞塑料,真是坐飞机打鼓响得高。”党支部领导工人群众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大家坚信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没有锅台,就自己找来砖头砌;没有机器,就向兄弟单位借;没有原料,就到废品商店去找;没有技术,就边学边干。
生产塑料制品的头两年,国家没有投资一分钱,没有供应一斤原料。他们主要利用社会上遗弃的废塑料发展生产。他们跑了许多地方,从废品公司到塑料厂、社,从大门市部到小摊子,只要沾上一点塑料边的单位几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从废品仓库到垃圾堆,从工业下脚料到民用废料,只要有一点塑料成分的废物他们都要。一次,采购人员在上海一个废品商店发现一批废桶里有树脂浆,如获至宝。征得商店的同意,他一只桶一只桶地刮,一共刮了十多斤。还有一次,他们在安庆听说一个规模很小的生产单位有塑料边角料,赶去一看,集中起来一称,只有六两,采购人员说:“我们要。”就这样,他们一斤一两地收集,六年来,共搜集废旧塑料一千一百多吨。一九六九年全厂利用再生产的废塑料共一百九十四吨,全年总产值达到二百多万元。工人们豪迈地说:“为革命拾破烂,工厂越办越兴旺。”
利用废塑料再生产,又臭又脏又麻烦。先要用碱水煮,煮后用刷子刷。许多废料还要排除杂质。但工人们从来不说一声苦,不叫一声累。他们说:“多洗一斤塑料,多出一件产品,就是为支援世界革命多贡献一份力量。”在国家供应一部分原料以后,用新料生产既方便又干净,少数人产生不愿用废塑料的思想。厂革委会组织工人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伟大教导,请老工人讲厂史,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大大提高了工人们的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增强了全局观念。他们说:“为了让更多的原料保证大厂重点生产,我们宁愿为革命拾一辈子破烂。”
生产各种塑料制品需要各种不同规格的挤塑机和一些其他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工人们不仅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的伟大教导,自己动手,修旧利废,解决设备问题。没有材料,他们就买一些废旧零件,回来七拼八凑;没有图纸,他们就自己摸索着干;没有平板、模具就用铲子铲、刀子刻。就这样,他们土法上马,反复试验。六年来,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出符合本厂生产需要的各种设备六十五台,为国家节约八万七千多元。
随着生产的发展,厂里急需一台一百毫米的大挤塑机。工人们决心为革命攀登技术高峰,自己动手制造。一百毫米挤塑机的螺杆要九十米厘牙距,而厂里现有车床最大的只有八尺,只能车制五十米厘牙距,相差将近一倍,按常规根本无法加工。同外单位联系,代加工螺杆六个月以后才有成品,加工费要一千元。工人们说:“六个月太久,一千元加工费是我们办厂资金的一倍。这怎么行?还是我们自己干!”他们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的教导,大家群策群力,运用嫁接的方法,把车床伸长,仅用七天时间,就把长螺杆加工出来了,使自己制造的一台大挤塑机很快投入了生产。为了支援农业,他们根据贫下中农的要求,准备生产塑料粪瓢。可是,开一副模具要一、两千元。工人们就自己动手,把两块几百公斤的铁块,硬是一刀一刀地刻成模具。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他们生产的四万多只塑料粪瓢,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目前,这个厂已经能生产三十多种塑料产品。有些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如塑料单丝和塑料电线也能生产了,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方针,更加深入人心。近三年来,这个厂的厂房面积扩大了五倍,工人也增加到二百一十四人。条件好了,生产发展了,但是,广大工人为革命“拾破烂”的精神,却保持下来,并发扬光大。他们表示,一定要使为革命“拾破烂”的精神,变成工厂的“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