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自力更生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4-18
第3版()
专栏:

自力更生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
纺织工业部写作小组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新高潮,正在蓬勃兴起。在这个新高潮中,毛主席的“自力更生”的伟大方针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成为千百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基本建设战线上,落实“自力更生”的方针,存在着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斗争的焦点是:对待群众和群众运动的态度问题。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史中,人民群众始终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没有人民的努力,就谈不上社会生产力和它的发展。我们要贯彻执行“自力更生”的方针,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要用最少的投资办更多的事,要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新的技术,更离不开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只有认真执行毛主席的群众路线,坚持大搞群众运动,把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自力更生的方针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落实,才能发挥强大的威力。没有群众路线,没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群众运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力更生。
广东乐昌县地处山区,工业基础薄弱。在那些看不到群众力量的人看来,这里是不具备自力更生建设现代化工厂的条件的。但是,广东省和韶关地区的各级革命委员会和人民解放军支左部队,坚信“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在建设乐昌棉纺厂的过程中,他们坚持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深入持久地批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群众落后论”、“专家路线”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自始至终既注意充分调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群众的积极性,又注意发挥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设计队伍怎么办?他们依靠一个老工人、一个施工员出身的行政干部、一个初出学校的大学生,同群众相结合,拜群众为师,三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土建设计任务。没有大型吊装设备怎么办?他们土法上马,土洋结合,走自己半机械化的道路,克服了困难。没有技术工人,他们依靠九名老工人、六个棉纺技术员,带领一百多名新徒工,“从战争学习战争”,自己承担了安装任务。没有运输力量,他们动员和组织人民公社的交通工具,工农业合理安排,解决了问题。就这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建厂工作高速度进行。乐昌棉纺厂建设的经验,完全证明了一个真理:自力更生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
依靠群众力量,敢于以小攻大
毛主席教导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在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方,建设现代化的工厂,有没有自己力量的基点呢?在有些同志的眼里,建设这样的工厂,一定要由国家调来一个大的施工队伍,要人多、车多、设备洋。一句话,就是不相信当地群众的力量。广东省和韶关地区的负责人认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自力更生的力量,就应放在这个基点上。只要放手发动群众,依靠本地的小公司、土设备,也可以干出大事来。
承建乐昌棉纺厂的乐昌县建筑公司,是一个曾经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压制下,被剥夺了建设现代化工厂权利的县级施工单位。公司小,设备差,技术力量薄弱。现代化施工所必需的电焊、气焊、机修、吊装、沥青等工种,他们一个也没有;全部家当是一台搅拌机、三台小卷扬机、十辆平板车。但是,乐昌县党组织坚决支持他们敢想、敢干、敢于承担大工程的革命精神。公司的广大革命群众,也以战斗的姿态,誓挑革命重担。他们没有洋框框,没有包袱,没有架子,有的是“一颗红心两只手”。他们自己找水源,自己架电线,铺道路,依山就势,挖土填方,因陋就简,创造施工条件。有了问题找群众,一切困难都依靠群众想办法,结果只用了不到十一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主厂房。
与此相反,某地另一个建设单位,工厂规模同乐昌棉纺厂差不多,当地的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都比乐昌好。但是,他们认为自己是现代化工厂,一定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建筑公司施工。在签订合同时,这个大建筑公司提出:在施工队伍开进现场以前,必须水通、电通、道路通,场地平整,还要准备好办公室、宿舍、仓库等等。他们都全部答应,全部照办了。但就是为了准备这一切,就花去了半年时间。
当然,问题不在公司大小。大公司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充分发挥人的因素,可以利用大公司的人力、物力,对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必须看到,我们的国家很大,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如果都依赖大公司,势必要影响建设进度。而广大的县级施工队伍,数量大,分布广。他们熟悉当地的资源情况和建设条件,经过艰苦创业的锻炼,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把他们调动起来,发挥积极性,以小攻大,就会在基本建设战线上形成生动活泼的群众运动,成为自力更生的力量源泉。
发挥群众智慧,土办法力量无穷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工厂,有大量的施工、安装工程,需要各种各样的设备、工具。怎样解决这些设备、工具问题?是土法上马、立足于自己动手,还是贪大求洋、立足于外援?这也有一个相信不相信群众力量的问题。
乐昌棉纺厂的建厂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缺乏吊装设备。不解决这个问题,主厂房一百多根两吨多重的柱子,二百多根六吨半重的大梁就无法吊装。面对这样大的任务,有人主张外借吊车,还说什么“没有起重机,除非大梁自己飞。”可是,那些最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坚决主张自己干。他们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制成了土洋结合的高负荷吊车,顺利完成了全部吊装任务。
在某地,也有个相反的例子。一个建设单位,有台进口的洋吊车,在吊装工程进行最紧张的时刻,突然轴承损坏了。由于他们坐等洋设备、洋配件,没有想到土法上马,结果一等数月,工地吊装工作和预制件的生产,被迫停工。同样是吊装工程,一个是立足于自己动手,土法上马,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争取了时间,加快了工程进度。一个是依赖洋设备,依赖外援,思想完全被洋设备拴住了。
对待洋设备,不应该排斥。但也一定不能迷信、盲从,被洋设备束缚住群众的手脚。我们的方针是土法上马,土洋结合,这是自力更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土办法的出现、发展和完善,都深深扎根于群众,可以最广泛地吸取群众智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大力扶持土办法的发展、提高,发挥群众智慧,鼓舞群众斗志,推动技术革新运动,就能更好地落实自力更生的方针。
群众的革命实践,是培养队伍的好途径
在基本建设工作中,怎样建设一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产业队伍?是依赖外援,还是自己努力,“从战争学习战争”,在实践中培养队伍?这同样有一个立足在什么基点之上的问题。
乐昌棉纺厂,共有八百多台设备。按照常规办事,安装工作需要一百多名熟练工人。但是,他们却只有九名老工人,其余都是新学徒。有些人怀疑地说:“才擦了几天锈的学徒工,就想安装机器,那是一步登天。”他们主张等国家调来专业安装队。工人们坚决反对这个意见,主张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动手安装。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的教导,把群众组织起来,在实践中一步一步摸索前进。一些比较简单的机器,就以老带新,边干边学,互教互学,很快安装起来。一些复杂的机器,他们一一加以解剖,每人学一个机件的安装技术,然后配套成龙。这既便于工人钻研机器性能,以较快的时间熟悉和掌握技术,也有利于在一专的基础上达到多能。这是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实践中培养队伍的一条有效途径。
同乐昌棉纺厂的经验相反,某地有一个建设单位,条件比乐昌棉纺厂好。他们曾经依靠群众,依靠当地的技术队伍,以较快的速度建成了主厂房。但是,当一箱箱设备运到工厂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认为这些设备群众见都没有见过,一定安装不了。虽然他们的技术力量比乐昌棉纺厂多几倍,但是却一心想从外地请专业安装公司来,三番五次地打电话,发电报,“坐、等、喊”,结果坐失了时机,进度反而落在乐昌棉纺厂的后面。
× × ×
毛主席教导说:“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这个方针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使命,最能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自力更生的方针表达了群众的革命意志,这个方针的执行,必然地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民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伟大的“自力更生”方针,将伴随着人民事业的发展,发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