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向苏联的年青朋友学习 “什么是英雄行为”中的讨论方式给我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8-03
第7版()
专栏:

向苏联的年青朋友学习
“什么是英雄行为”中的讨论方式给我的启示
何田
七月二十九日人民日报刊载了一篇“什么是英雄行为?”读后,使我在学习讨论方式上,得到很大的启示。
讨论会的第一个发言人“开始时既不说理论上的主题,也不说抽象的论证。他一开始就述说一些所有出席者谁都知道的事情——两个女同学娜塔莎·柯芙萧娃和玛莎·波里瓦诺娃如何尽了战士的职责而牺牲的事情……”然后就问:“她们到底为了什么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什么我们称她们为英雄呢?”这是从实际出发,把大家的思想都集中地引向要讨论的题目。最后演讲者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她们认为人民大众的幸福高于一切,高于个人的幸福,也高于自己的生命。”他把自己对这问题的见解说了出来,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们再看看他们是怎样发言的:说话的第一个是一个少女,她说,假设有一个班正要进入战斗,第一颗子弹就把班长打死了,战士们慌张失措了,他们准备后退,这时我负起了班长的责任,喊声“向前”就领了士兵们冲向敌人。而我这样地做,只是想获得一个少尉的肩章,只是想获得我更高一级的官职;那么能不能把我的行为叫做英雄行为呢?因此,由这一例子就可以说:主要的是行为,是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完成这一行为时所怀的情感。她用具体的例子恰当地表达出她还很模糊的观点。是的,我们在讨论时,很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往往只是运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名词,结果仍然不能使别人了解你的意思。说得具体,不但使听的人易于了解,而且比较生动,能引起别人发言的兴趣。当然,我们不能例举脱离现实非常荒谬的假设。那非但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论断,反而会使本来很简单的问题生出许多枝节的离题很远的小问题,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后来争论转到“青年近卫军”中的斯大霍维支身上。这告诉我们在集体讨论时,可以不妨举文艺创作中的人物,来帮助说明自己的意思。当然这最好有一个前提,就是这本书在群众中是有威信的,为大多数人熟知的。
讨论往前发展着,发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归结到这个总的问题上:是不是由母爱推动的行为也算英雄行为?出发于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的异教徒的自我牺牲是不是也算英雄行为?马拉也夫所说的那段话是很重要的,虽然他对英雄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但是他的话启发大家去思索。讨论是更深入了一步,而且很自然地得出这样结论似的几句话:“为了正义和进步的事业,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而完成的行为,我们才能把它叫做英雄行为。”所以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一个问题时,是比较容易得出接近于真理的论断来的。然而我们以前往往是抓住一点死不放,钻牛角尖,结果讨论不出所以然来,倒还浪费了很多时间。
可是直到尼古拉·依万诺维支说话以前为止,大家都把英雄行为的范围说得很狭窄,似乎每一个英雄都非得牺牲或冒险自己的生命不可,否则就不能算为英雄。所以作为主席的尼古拉说的那一段话是很必要的。它是一个转捩点,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向另外的方面,使大家都想得更辽阔、更广泛。于是有人提到“日常的英雄行为”,接着又引申到英雄行为与功劳之间的关联。娜塔莎·柯芙萧娃的信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使所有的人都得以冷静思考。所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并不是呆板的,并不是有一套固定的公式。我们可以适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活泼会场的空气,来诱发大家的思想,使讨论结果尽可能接近于真理。
最后文学教员作了一个总结性的讲话。她把大家分散的意见综合起来,又告诉我们:“这一讨论会上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然而他们已经把这些问题都加以考虑了——而这正是主要的”。她说出了讨论会的基本精神,然后以一个个这样的希望结束了她的讲话:“我希望在这个讨论会后,你们每一个人都来检查一下自己的思想并且扪心自问: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了要使我的生命活得光荣而又有价值,为了要使我在生命途中所遇到的任何考验的面前显得坚强有力,我应该使自己获得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她的话不仅仅是对着苏联的青年说的,是对着我们说的,是对着全世界的年青人说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