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庄稼院里的好医生——记在贺兰山下插队落户的医务人员王幼文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7-19
第3版()
专栏:

庄稼院里的好医生
——记在贺兰山下插队落户的医务人员王幼文的事迹
四十多岁的女共产党员王幼文,原来是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的护士。去年十一月,她响应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带领全家来到宁夏贺兰山下的常信公社安家落户。她牢记毛主席关于“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的伟大教导,来到这里就带上毛主席著作,背上出诊包,走东家,串西家,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医疗卫生工作的指示,一起批判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贫下中农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控诉,深深地教育了她,她决心在大西北农村为贫下中农服务一辈子。
去年冬天,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安渠大队第五生产队的一位贫农老大爷,骑着自行车赶到公社卫生院。他急促地敲着王幼文家的门,说他的儿子大口吐血,正用牛车往卫生院送,请她赶快准备抢救。王幼文一听,心里万分着急。她想:安渠大队离这儿有七里多路,路上可能会出危险。她赶忙穿上衣服,背上出诊包,同另一个青年医生朝着病人来的方向急速迎去。半路碰上病人,经过检查,病人是因患十二指肠溃疡引起胃出血,已昏迷过去,不省人事。她和那个青年医生一商量,当机立断,决定就地进行抢救。住在路旁的一位女社员,刚生孩子不几天,听到要抢救病人,马上把自己住的房子和热炕腾了出来。有些贫农社员闻讯赶来,帮着生炉子,烧水,煮针。贫下中农的这种深厚的阶级感情,使她们两个受到极大教育和鼓舞。她们在缺乏必要的器械设备的条件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成功地进行了抢救,使病人转危为安。贫农老大爷看到他的儿子清醒过来,激动地说:“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救活了俺的儿子,俺们一辈子也忘不了毛主席的恩情。”
有段时间,王幼文忙于门诊,下生产队巡回医疗的时间少了。有一天,王幼文见到患低血压病的贫农女社员李兰芳在麦田里和社员们一起忙着薅草,便问她:“你怎么不来看病呀!”李兰芳说:“走一趟,就耽搁半天。大忙天,不能撂下农活去看病啊!”贫下中农一心为革命的高贵品质,使王幼文深受感动,她立即意识到李兰芳的话是对自己工作的批评。从此以后,王幼文自觉地坚持下队医疗,主动地送医送药上门。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她经常怀揣红宝书,身背出诊包,出现在田间、地边,深入院落、炕头,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
王幼文在踏上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光辉道路以后,经常联系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老三篇”为镜子,进行对照检查,不断锤炼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红心。有一天,一个贫农女社员抱着刚满半岁的孩子来看病。王幼文经过仔细诊断,给小孩打了针,开了药,告诉小孩母亲这种药一片分成四次吃。但是回家后,孩子的爸爸见药片很小,一次就给吃了一半,结果引起药物中毒。后来经过抢救,孩子脱险了。但是,这件事却象火一样炙着王幼文的心。她责怪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亲手把药片分成四半,分别包好,再交给孩子的母亲。她反复思量着毛主席关于“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的伟大教导,深深感到所以发生这种事故,说明自己对病人还缺乏高度负责的精神。从此,她在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实践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想贫下中农所想,急贫下中农所急,做到关心贫下中农比关心自己为重。
今年春上的一天,有位贫农社员请她出诊。当时,她患重感冒,发高烧,全身疲乏无力。可是她一想到病人,便二话没说,立刻从床上爬起来,披上衣服,冒着严寒,随着那位贫农社员出诊去了。春耕大忙季节,正是群众需要医务人员下队看病的时候,王幼文的爱人突然病倒了。这时,王幼文首先想到的不是照顾自己的爱人,而是如何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她把照顾自己爱人的事情交给孩子,照常下队去了。贫下中农感动地说:“毛主席派来的医生,真是俺们庄稼院里的好医生。”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