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一个生产报导的范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4-08
第2版()
专栏:短论

  一个生产报导的范例
本报记者及时采访了冀中辛集水利推进社水车存货未动的消息,要求各方想办法把水车交到农民手中。这对于报导今年大生产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我们曾发了不少的生产消息,其中有的只是一个干巴巴的计划,至于做了没有,做了多少?至今没有下文。有的只说“情绪高涨”、“顺利地转入生产”,究竟为什么这样高涨,这样顺利?则既无材料也无分析,我们丝毫不怀疑这样事实存在的可能性,但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的,许多事情往往要经过曲折复杂过程。譬如农民是迫切需要发展水利的,可是我们的工作作得不够,结果水车至今没有销售出去一辆,要是客里空的手法,当然仅可以大大宣传当地水利工作如何开展,水车修好多少辆……而对于是否真正到了农民手中,却可以不闻不问。这种恶劣作风现在大部分已被纠正,但仍要十分警惕,因为这样的报导,一定会成为官僚主义的掩体,使某些说空话的人看了沾沾自喜,使劳动人民为之摇头。辛集的报导清醒了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的记者、通讯员以及广大读者都来冷静地调查研究今年春耕中各种问题,只要与人民生活和生产有关,都应本对人民负责精神一一提供出来求得解决,这也是我们从新闻战线上来推动大生产运动一个不可少的重要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