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把草泽泥滩改成学校农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8-06
第3版()
专栏:

把草泽泥滩改成学校农场
齐村大队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师生,遵照毛主席关于“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伟大教导,一九六八年三月,办起了一所崭新的七年制学校。不久,广大革命师生又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决定创建校办农场,“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为农村三大革命斗争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大家认识到,师生经常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是完全必要的,它有利于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促进思想革命化,并且对支援农业生产、巩固和发展农村的集体经济,也有一定作用。但是,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根据队里的生产需要,由生产队安排的,很难列入学校计划。学校自己办农场,就可以从学校实际出发,按学生年级高低,根据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确定各年级分担的生产项目,安排一定的劳动时间,进行某一项或几项科学实验,有利于教学同生产劳动、科学实验相结合。
学校办农场,没有土地怎么办?是当伸手派向生产队要呢,还是走大寨道路,自力更生,开垦村南草泽泥滩呢?广大革命师生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决心自己动手,艰苦创业,变草泽泥滩为良田。
一九六八年七月的一天,大战草泽泥滩的战斗开始了。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开出了一条长达二百多米的排水渠道。那知第二天,新开的渠道被泥沙填平了。这时候,贫下中农主动来帮助我们,介绍防止流沙移动渠岸倒塌的方法,贫协主任王福星还亲自下到齐膝深的泥水中教我们用编篱笆的方法挡住流沙。在他们的帮助和带动下,我们经过十多天的奋战,挖了一条七百米长的渠道,开了三十多亩荒地,种上了水稻、小麦等作物,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回顾两年来办“五·七”农场的过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校办农场是贯彻执行毛主席《五·七指示》,使教育同三大革命运动相结合的途径。
校办农场,培养了革命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校办农场能使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紧密结合。讲解棉花的时候,从播种到管理,直至最后收摘,都在田间上课。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学到许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数学课教土地面积的时候,让学生亲自丈量农场土地面积,并让学生根据棉花的株距、行距,计算棉花的株数,估算棉花的产量。
校办农场便于进行科学实验,可以直接为三大革命运动服务。去年我们在棉花地里搞了亩植七千、八千、一万株的三种试验,试验的结果是,每亩八千株最适合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产量最高。贫下中农高兴地说:“如今上学不仅能学文化,还能学到种田本领,为农业生产服务,真正合乎我们贫下中农的要求。”
校办农场,也能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自力更生解决办学经费问题,有利于贫下中农子弟入学。去年我们学校“五·七”农场收入一千四百元,解决了学校全部经费开支,大大减轻了国家、生产队和贫下中农的负担。
山西襄汾县齐村七年制
学校教育革命领导小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